福建消费网-福建新消费讯 “没想到,到了我这个年纪,还有机会用上国家电网的电,而且还那么稳定,拿着手机就能缴费,实在太满意了……”5月15日,家住古田县城西街道宝峰村六百公尺路3号的74岁村民黄赛珍,谈起村里“来电”后的变化高兴地说道。 城西街道宝峰村,距离县城十几分钟路程,交通便利,常住人口650人,村民主要以食用菌、水果种植为主。上世纪60年代,修建古田溪水电站时,该村大力支持建设。为造福当地百姓,古田溪水电站无偿架设高压线路到附近宝峰、樟上、五斗坵等村落,由古田溪电站供电,形成自供区并一直沿用至今。 但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由于自供区线路长、设备长期维护不到位、供电线路严重老化等问题,已难以满足农村生产生活用电需求。 “甭提了,以前电压不稳,电不够用,家里的电灯经常一闪一闪。”谈起之前用电情况,黄赛珍无奈地直摇头,“遇到雷雨、用电高峰期就跳闸停电……” 宝峰村也是附近远近闻名的“脐橙”村,昼夜温差大、水分、光照充足,使这里的脐橙芬香可口、浓甜多汁,备受消费者青睐。但由于电力供应不足,村里的脐橙产业园发展不起来。 “由于果园没有低压线路直接通电,用电负荷不够,喷洒农药、抽水浇果等机械化设备一开机就停电,只能靠人工,效率低……”宝峰村支部书记林巧仙对当时频繁停电苦不堪言。 自供区供电矛盾已经成为了阻碍该村发展的“拦路虎”和群众脱贫致富的“绊脚石”。因此,当地群众、村民对自供区的清理和改造要求十分迫切,渴望着能用上“国网电”。
为解决自供区用电困境,自2018年起,国网古田县供电公司结合新时代“双满意”工程,将此项改造工程列为“为民办实事”项目,充分发挥“党建+”优势,抽调党员骨干组成自供区接收小组,制订了具体的实施方案,明确了接收后改造的基本原则、实施步骤和具体问题的处理意见。 2018年8月,国网古田县供电公司与古田县工信局、古田溪发电厂进行商谈,达成供区接收存在的问题解决方式及时间进度等,并签订接收协议。2019年10月,省公司下达古田溪自供区配套工程6个项目,总投资1706万元。其中,宝峰村自供区工程就是其中之一。 2020年4月,宝峰村自供区电网改造工作正式启动。因原有电网设备老旧无法再利用,同时为应对改造工程量大、时间紧的难题,国网古田县供电公司成立项目攻坚党员突击队,将自供区清理整顿工作进行分解,制作出项目进度表,责任到人、明确完成时限。 经过8个多月的攻坚,2020年12月31日,宝峰村自供区工程全部完成竣工,并顺利完成工程送电和257户用户接收。 送电后,该公司还通过“网上国网”APP线上服务、上门志愿服务等多种模式,让村民体验到各种完善的供电服务保障。同时,该公司结合农网改造项目,开辟绿色通道,全程对接,把线路架设到脐橙果园内,使果园用上放心电、安全电,实现电力机械化,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节省不少劳动力,脐橙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如今,困扰宝峰村村民多年的电力难题被彻底解决,昔日“电力孤岛”迎来了全面改造升级,全村用上了更加优质、稳定、安全的“国网电”,整个村子充满了活力。
“用电饭煲煮饭,那时是想都不敢想,现在随便用都可以……”黄赛珍说道。走进她家的厨房,电饭煲、电磁炉、冰箱等家用电器一应俱全。 “如今电压稳了,村里经济发展了,脐橙、农家乐等产业也办得红火了。”林巧仙乐呵呵地说。 截至目前,除了宝峰村,像樟上、五斗坵等村也先后用上“国网电”,大电网给他们带来了幸福生活。下一阶段,该公司还将重点加强用电安全隐患的整治,主动了解用电诉求,持续提升供电服务水平,助力地方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让新时代“双满意”工程实实在在造福一方百姓。(陈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