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消费网-福建新消费讯 5月18日-20日,德化县成功举办2021年全域旅游推介系列活动。 此次全域旅游推介会以“世界瓷都•自在德化”为主题,着重围绕“吃、住、养、乐”,推出多条精品旅游线路,满足不同层次游客需求,300余位旅游营销市场主体负责人及媒体记者一同实地采风,充分展示德化“名在白瓷、美在山水、魂在人文、富在旅游”的全域旅游风采,开启2021年德化全域旅游全新模式。 2016年以来,德化县坚持以绿色生态引领旅游高质量发展,以全域旅游引领社会全方位进步,全力打造海丝路上最具中国山水艺术特质的生态型休闲旅游目的地。2020年11月,德化县成功获评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称号,成为泉州市第2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高端布局 全域旅游绘就“大美德化” 森林覆盖率78.4%,居泉州市首位,空气质量接近国家一级标准,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泉州市排名第一。除了陶瓷,生态是德化最明显的优势。 立足深厚的陶瓷文化、优越的自然生态和独特的山水风光,德化县已形成东线山水休闲、西线生态栖养、中线陶瓷文化“三条旅游精品线路”的全域旅游大格局。 东线以石牛山景区为龙头,串联岱仙溪竹筏漂流、石龙溪橡皮艇漂流、塔兜温泉、蕉溪温泉等雷峰、南埕、水口三镇的旅游产品,已形成“山水、休闲、体验”的旅游精品线。石牛山景区自2020年8月开园以来,已成为全省最热门的景区之一。 西线以九仙山为龙头,立足健康养生、生态观光,形成环戴云山旅游集聚区,打造了栖游结合的休闲度假旅游精品线。 中线陶瓷文化旅游线,以县城为核心,把陶瓷文化作为全域旅游的最大热点、卖点和亮点。通过加强整体的规划和项目的策划,逐步让陶瓷文化看得见、摸得着、能体验,让人一提起陶瓷就能想到德化,打造声名远扬的“世界陶瓷之都”旅游目的地。 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岱仙湖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石牛山国家4A级旅游景区、九仙山国家4A级旅游景区、云龙谷国家3A级旅游景区、石牛山国家地质公园、石牛山国家森林公园等 “国”字号生态旅游品牌熠熠生辉。“到德化,森呼吸”“来德化,玩陶瓷”成为游客们向往的“德化体验”。 本次央视《乡村大舞台》栏目策划总监董振礼在考察中对德化山水人文予以很高评价,盛赞世界陶瓷之都德化是一本书、 一幅画、 一壶老酒;名在白瓷 、美在山水、 魂在人文 、富在旅游。 要素聚合 全域旅游彰显“活力德化” “面子”美了,“里子”更要实。德化县聚合“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配套,推进旅游与陶瓷、生态、康养等融合发展。 18日晚,“春暖花开 璀璨瓷都”夜间灯光秀亮灯仪式在德化博物馆举行。“春暖花开 璀璨瓷都”夜间灯光秀包含陶瓷博物馆片区的“世界瓷都•光影陶瓷秀场”和中国茶具城的古风夜市灯光秀。该活动旨在通过一场具有瓷都特色的灯光秀,提升本地市民夜间生活文化内涵,同时为来德化旅游的客人打造一处夜间游玩的好去处,丰富全域旅游的夜间模式,助燃德化夜经济。 去年底以来,德化在发展“夜间经济”工作中,立足陶瓷文化特色,融入陶瓷元素,积极推动文化、购物、商贸、餐饮、娱乐相融合,丰富夜间经济发展内涵,让游客进得来、留得住、舍得花。 同时,依托全县3000多家陶瓷企业,德化培育了顺美陶瓷文化生活馆、泰峰瓷坊、安成陶瓷等一批省级观光工厂,策划生成独具特色的三条探寻“中国白”之旅精品线路,推动瓷、游的跨界与融合。 据了解,“十三五”期间,德化县接待游客229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36亿元。2019年,德化接待游客人数580.33万人次,旅游收入达63.15亿元;2020年,受疫情影响,旅游收入有所下降,全年接待游客人数、旅游总收入分别是503万人次、55亿元。今年“五一”期间,德化文旅市场强劲复苏火热有序,石牛山旅游度假区、九仙山等核心景区人气火爆,陶瓷文化体验游持续火热;客流创新高,全县共接待游客27.2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49亿元,接待量、门票收入均创历史同期新高。 产城融合 全域旅游赋能“富裕德化” 生态破题、经济落脚。德化县坚持走“旅游产业经济”路线,各行各业“+旅游”,推动旅游与文化、交通、城市建设等深度融合。 近年来,德化县全面铺开总投资163亿元的76个旅游重点项目,打造了以县城陶瓷文化为主体,石牛山、九仙山为两翼的“凤凰展翅一体两翼”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形成了陶瓷游、山水游、乡村游三大旅游产品,石牛山景区成为全省最为火爆的景区之一,“世界瓷都•自在德化”旅游品牌更加响亮。 精心打造一批省级以上美丽乡村、水美乡村、森林村庄。2020年,德化县出台“一清二整三美化”实施方案,县财政拨付1500万元专项奖金,建立健全考评奖惩、长效管护、投入保障三项机制,采取季度收账和年度拉练,以奖代补和先建后补等措施,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创建了石鼓村、有济村、碧坑村、曾坂村等一批德化版“绿野仙踪”,水口镇获省级全域生态旅游小镇,潘祠村获省级金牌旅游村。 同时,依托旅游资源,创建乡村振兴示范线。创建浔中镇石鼓村-龙浔镇英山村-盖德镇有济村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线,打造城区半小时生活圈;依托石牛山景区、石龙溪漂流等丰富的旅游资源,创建南埕镇南埕村-水口镇村场村-水口镇湖坂村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线,建设民宿、农家乐、休闲农业等,不断丰富旅游产品、延长旅游产业链。 全域旅游,不仅满足了游客对“诗与远方”的憧憬,也打造出协化增收致富的产业链,一大批民俗体验、果蔬采摘、民居民宿、健康养生等项目在德化迅猛发展,辐射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