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消费网-福建新消费讯 2020年12月以来,福建省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统一部署,始终坚持“属地管理,应接尽接,梯次推进,突出重点,保障安全”的原则,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四方”责任,强化技术保障,稳妥、有序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全省上下通力协作,克服了各种困难,在疫苗供应数量总体偏紧的情况下,提前3天完成国家下达的2021年上半年接种工作任务。 截至7月22日,全省累计接种18岁以上人群3913万人次,其中:第一剂次接种2450万人,覆盖率为75.9%;已完成全程接种1503万人,覆盖率为46.6%;无严重异常反应病例报告。 福建省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下达的任务要求,制定了7-9月疫苗接种工作方案,进一步扩大接种对象年龄范围,明确“两个目标”:一是8月31日前完成18岁以上无禁忌症人群“应种尽种”,二是9月底前完成12-17岁人群全程接种工作。下一步,福建省将继续坚持知情、同意、自愿原则,按照“三个确保”(确保好事办好、确保便民利民、确保安全规范)要求,落实“三强化一提升”四项措施,尽快构建人群免疫屏障,为有效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促进我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超越,营造良好的公共卫生安全环境。 (一)强化责任担当。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疫苗接种工作当做当前疫情防控首要任务抓紧抓实抓细,切实做到“三个到位”。一是组织领导到位。进一步健全完善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的工作机制,加强统筹调度,强化指导帮扶,重点督查督办,推动组织到位、落实到位、整改到位,为疫苗接种提供坚强的组织领导保障。二是部门协作到位。各部门、各行业要按照“区域统筹、行业组织、条块协作”原则,精准摸底,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科学测算,合理安排接种计划,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按日推进,按日调度,做到高效动员、扎实推进,加快实现本行业人员“应种尽种”。三是宣传引导到位。各地要积极通过新闻发布会、官网官微宣传、专家解疑释惑等方式、集中或入户宣传等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提高全人群接种意愿,除接种禁忌症外,做到“应种尽种”,力争实现疫苗接种全覆盖。 (二)强化接种能力。目前,福建全省已设置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单位1248个,接种台5439个,其中临时接种点369个,临时接种台2664个,单日最高接种量达82万人。由于前期疫苗供应紧张等因素,许多人未能接种疫苗,下一步我们将以满足群众接种需求为导向,根据群众预约接种需求以及疫苗供应情况,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动态调整接种点开放数量和时间,切实做到“三个落实”。一是落实接种场所。通过开设临时接种点、流动接种车等方式,推动疫苗接种进农村、进工厂、进高校、进社区,方便群众就近接种。二是落实便捷接种。适当延长工作时间,在夜间、周末和节假日开放接种服务,方便群众适时接种。三是落实技术保障。以市为单位组建机动队伍,加强对薄弱地区的技术支援,必要时省属医院根据需要,进行调配支援基层,确保广大群众能及时接种上疫苗。 (三)强化安全保障。继续把接种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切实做到“三个严格”。一是严格按照《疫苗管理法》和《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加强疫苗储存、运输、使用的全链条管理,保障疫苗安全。二是严格接种技术规范,做好接种前的健康询问、接种禁忌核查、知情告知、“三查七对一验证”、接种后留观30分钟等技术要求,预防接种差错,确保接种安全。三是严格落实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分区包片负责接种点医疗保障工作要求,重点针对“一老一小”可能出现的 突发情况,以及常见基础性疾病可能引起的急性并发症等及时做好救治准备。 (四)提升服务质量。各地要加强对疫苗接种一线工作人员的关心关爱,合理安排人力资源,改善工作环境,落实具体措施。围绕便民、利民、惠民,进一步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引导群众踊跃接种,切实做到“三个优化”。一是优化预约方式。建立以社区、村居集中预约为主,个人预约为辅的预约方式。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精准预约、分时接种,最大限度减少人员聚集和群众现场排队等候时间。二是优化特殊人群接种流程。针对老年人和患有基础性疾病人群偶合反应、学生心因性反应多的情况,对照技术指南,加强60岁以上人群、慢性病人群等特定人群健康状况的综合评估,为“一老一少”人群安全接种提供技术保障。三是优化“三伏天”接种安排。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科学合理做好接种安排,方便群众接种。如根据天气变化合理安排接种时间,在早晚温度适宜时多接种,炎热中午时间少接种或不接种。在接种点配备空调、风扇等防暑降温设施,提供饮用水等人性化服务,防范中暑事件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