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方位推动实施知识产权强市战略,加快品牌发展,特制定《南平市“十四五”知识产权与品牌发展规划》(以下简称为规划)《规划》提出了南平市当前的发展现状,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八大主要任务和四大保护措施。 一、发展现状 福建省持续推进知识产权强省建设,在全国知识产权以及品牌发展工作中位居前列,培育知识产权强企、强县和强市的成效日益显著,知识产权创造水平以及知识产权质量效益持续提升,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持续完善。 南平市以七大绿色产业为支撑,以全国首创的“武夷品牌”“生态银行”“水美经济”三项创新为动力,紧紧围绕创新驱动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快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水平显著提高,为推动南平绿色高质量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主要成效 1、知识产权创造能力显著增强 截至2020年12月底,全市有效发明数量929件,比2015年末(415件)增长123.8%。 全市实有注册商标66522件,较“十二五”末期(13000件)增长411.7%,列全省第六位。 2、知识产权运用水平不断提升 截至2020年末,全市实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03家。 “十三五”期间,全市共有72项发明专利获南平市专利奖。 截至2020年末,全市实有地理标志驰名商标7件,列全省第二位。 3、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持续加大 “十三五”期间,全市查处专利案件1080件。 计指导企业申请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87件。 4、知识产权服务体系日趋完善 “十三五”期间,兑现商标品牌奖励资金1618.2万元。 截至2020年末,窗口累计接受商标业务咨询4300余人次,受理商标注册申请2299件。 5、品牌示范引领效应全面扩大 “武夷山水”区域公用品牌连续4年位列中国区域农业品牌影响力排行榜第3名。 存在问题 1. 知识产权区域发展不均。 2. 知识产权创造基础薄弱。 3. 知识产权维权意识不强。 4. 品牌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二、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国家、福建省有关知识产权工作以及品牌建设工作各项规划、要求,持续发挥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对于南平市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巨大作用。 (二)基本原则 1. 坚持党的领导 2. 坚持创新机制 3. 坚持突出优势 4. 坚持质量优先 5. 坚持开放合作 (三)发展目标 1. 实现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 2. 实现知识产权高效能运用 3. 实现知识产权高水平保护 4. 实现知识产权高效率管理 5. 实现品牌效益高品质提升 三、主要任务 1、知识产权创造提升工程 2、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工程 3、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工程 4、品牌发展提质增效工程 5、知识产权与品牌服务优化工程 6、知识产权与品牌协同发展工程 7、“武夷山水”公用品牌建设工程 8、版权创新发展工程 四、保障措施 01、加强统筹协调,完善机制建设 02、加强考核评估,细化目标责任 03、加强政策支持,保障资金投入 04、加强业务培训,打造专业队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