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消费网

“科技感”满格!赋能电网建设提速推进!

来源:国网福建电力 作者:宋俊岭 严志辉 王忠平 陈伯建 张伟豪 发布时间:2022-07-22 00:47:53    分享到:

七月以来,温度居高不下,闽粤联网工程也正在热火朝天地推进中。有这样一些“智慧技术”,TA们在牵张放线、清除树障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让电网建设更智能、更安全、更绿色。

“千里眼”“顺风耳”

牵张放线有了好帮手

福建闽粤联网换流站(福建侧)500千伏送出工程是闽粤联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建线路全长69.88千米,沿线地形以山地为主,高山大岭占比近30%。

面对塔位交通不便且跨越物众多等问题,福建送变电公司运用国家电网公司自主研发的集控智能可视化牵张放线工法及数字化设备,“千里眼”与“顺风耳”的组合,有效提升了架线施工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

image

▲铁塔上安装基站设备、远端设备及球机摄像头,运用“千里眼”进行施工工况影像传输


以往

1、架线施工对指挥人员现场经验及对讲机通讯质量的依赖性强;

2、存在信息反馈不及时、人力资源投入大、施工成本高昂等问题;

3、放线过程中,每座塔位均需安排专业观测员时刻监控导线展放状态。

image

▲闽粤联网首次实施集控智能可视化牵张放线

现在               

image

image

▲集控智能可视化牵张放线现场

据闽粤联网换流站(福建侧)500千伏送出工程施工项目部成员介绍,集控智能可视化牵张放线工法和数字化设备的运用,能将闽粤联网线路工程的建设大幅提速近半个月。

精准度UP!树障范围可观可测

“根据线路树障分析结果,18号至20号杆塔间导线与下方竹林安全距离足够,符合工程设计标准。”

7月20日,在福建漳州闽粤联网工程现场,国网福建电科院电力无人机巡检技术攻关团队成员正在利用数据孪生技术开展闽粤联网全线贯通前的树障复核工作。这是数字孪生技术在闽粤联网工程落地应用的一个缩影。

由于闽粤联网工程线路走廓途经山地丘陵区,地势险峻,地形复杂,铁塔塔基所处山体坡度均呈30度以上,存在地形勘查、线路设计、杆塔建设、拉线放线工作复杂耗时,线树距离评估困难等问题。工程建设前期,国网福建电力利用数字化技术模拟实际电力设备建设情况,实现树障范围可观可测,有效保障了工程建设进度。

此外,闽粤联网工程闽侧沿线途径漳州市漳浦县、云霄县及平和县,沿线植被茂密,穿越部分经济作物。如何提前精准预测树障矛盾,快速清理潜在隐患,将影响整个项目的进度。

“按照传统方法,我们要等线路架设好后才能开展树障分析,无法与架线工作同步开展。此次,我们通过无人机对已建好的输电杆塔进行三维建模,利用算法模拟导线架设,提前判断沿线树障情况。”电力无人机巡检技术攻关团队成员介绍。

同时,为解决现有软件无法加载大容量激光点云问题,国网福建电科院联合国网泉州供电公司等内外部力量,基于国产三维引擎开展软件研发,可一次性加载多杆塔激光点云文件,即使普通电脑也能顺畅运行且不卡顿,有效提升了树障分析效率。

image

▲国网福建电科院电力无人机巡检技术攻关团队正在讨论数字孪生在机巡中的应用

据介绍,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可以提前预测告知安全隐患地段,并结合三维实景地图,精准树障清除的有限区域,降低经济损失。同时,前置林业手续办理时间,节省施工时长。

科技赋能电网建设有了TA们的帮助,效率更高、安全感更满,在提速工程建设的同时,助力绿色生态建设,点亮“绿水青山”。(宋俊岭 严志辉 王忠平 陈伯建 张伟豪)


责任编辑:沙鹏成
首页 | 版权声明 |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公共服务 | 衣食住行 | 日常消费 | 图片 | 视频 | 区域

Copyright © 2020-2029 福建新消费 福建消费网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福建联合信实律师事务所 邱兴亮律师
闽ICP备20009188号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10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