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23日,闽粤联网工程开工动员会在福建省漳州市、广东省梅州市同步举行。 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多措并举,创新创效,将一批创新科技成果带到闽粤联网工程的施工现场。 “飞机”“坦克”“小火车” 这些创新科技“特种兵”们和施工人员一起逢山开路,攻坚克难,安全高效地推进着工程的建设。 “坦克”轰鸣开进工地 福建闽粤联网换流站(福建侧)500千伏送出工程线路全长69.88千米,塔基大部分沿偏远山区走线,部分施工面位于高山密林、悬崖峭壁等环境条件极度恶劣的特殊地形。这些自然“屏障”给输电线路物料运输带来极大的困难和不便。 为了满足工程建设需求,福建送变电公司将自主研发外形酷似“坦克”的微型履带运输车带入现场。 施工现场往往弯多、坡陡、路窄,微型履带运输车身宽度不到1.2米,凭借小巧的身形可以通过仅1.5米宽的狭窄道路,较通过畜力运输相比,所需道路宽度减少25%。 可别看微型履带运输车体型小巧,载重量却能达到500公斤,能够将运输工效提高两倍以上,可有效解决山地物料运输难题。 山地里开起了“小火车 每到下雨天,施工点所在的山区道路就容易变得泥泞,运送生产物资上下山是个不小的难题。 施工人员从果农运送蔬果的轨道运输中找到灵感,在山地里建起了“轨道交通”,塔材当起了“乘客”,创造出塔材运输“小火车”——轨道式山地运输车,因地制宜运用在闽粤联网工程建设中。 只要一键操作,启动轨道式山地运输车,它就能够沿着轨道一直行进,施工人员也能操作拉杆让设备随时停止,便于轨道沿线不同点位的物料装载工作。 这套设备的投用让施工人员在雨季,也能见缝插针地开展运输作业,让运送生产物资上下山变得高效安全成本低。轨道式山地运输车遵循绿色环保理念,在铺设轨道过程中不必修筑地基,可在岩石、土质地、砂地等不破坏环境基础的情况下架设轨道,最大程度保护生态。 每天开工,山地运输车就载着大量塔材沿着轨道缓缓前行,等在终点的施工人员只需把塔材卸下即可,这在工程中对降低人工投入成本、降低山地作业风险等方面都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放线现场“飞机”忙 闽粤联网线路架设中常跨越灌木丛、树林、湖面等复杂地形,铁塔之间的距离仿佛近在咫尺,又好似远在天边,无疑给工程施工增加了不少难度。 为了在有效保护林木的同时,解决大档距线路架线这一难题。福建送变电公司创新施工方式利用无人机强大的飞行性能和智能性能进行导线架设施工。 八旋翼无人机机身重4.4千克,起飞重量可达15公斤,能够安全快速地进行导引绳展放工作。既提高了安全性能,又破解了生态环境和架线施工的矛盾,工作时间更是大大缩减。 “起飞,高度上升40米!注意加强安全管控!”“塔上人员已抓住导引绳,无人机可以继续往前飞了。”在工作人员熟练地操作下,一架大型八旋翼无人机拖着直径为3.5毫米的导引绳腾空而起。操作手将空中情况及时同步给地面人员和指挥人员,无人机携带导引绳平稳地从#68号塔飞向#70号塔。导引绳始终在空中行走,完全避开了地面,减少了植被的破坏。 面对持续的高温天气及工程建设的双重压力,福建送变电公司统筹优化配置资源,发挥各专业协同优势,加强人防、物防、技防三项建设,着力提升建设效率,全速推进闽粤联网工程落地建成。(宋俊岭 严志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