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粤电力联网工程建成投运在即,自2021年4月开工以来,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深化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基建“六精四化”管理要求,多措并举,积极将基建数字化转型融入闽粤电力联网工程建设中,这一系列数字化成果高效推进着工程建设。 智慧工地 智慧高效的安全管控“大脑” “闽粤电力联网换流站施工现场存在多层次、多工种的立体交叉作业,作业面变化范围比较大,现场人员组成复杂等特点。传统的管理手段已无法满足施工现场的安全、质量、进度等专业管理要求。”闽粤联网换流站工程业主项目副经理罗澜说道。 闽粤电力联网换流站“智慧工地”是在特高压智慧工地标准化建设方案的基础上,将物联感知、全景立体联动跟踪、倾斜摄影三维建模、AI行为识别等9项技术与“智慧工地”相结合,实现违章智能识别、隐患自动预警,危险区域出入预警等功能。 通过人脸识别闸机和智能定位芯片,实现对现场人员的考勤管理,做到实时记录现场人员活动轨迹。在违章行为管控上,多台全景联动跟踪摄像机充当了管理人员的眼睛,监控画面同步上传平台。在发现违章行为后,监控室监督人员还可通过工地喇叭系统,及时提醒、纠正现场违章行为。 闽粤电力联网换流站智慧工地监控室 集控智能可视化牵张放线 “千里眼”与“顺风耳”助推架线数字化 在闽粤电力联网工程#103张力场施工现场,随着集控室内操作人员启动按钮,智能化张力机轰鸣开机,牵引绳缓缓展放,标志着集控智能可视化牵张放线在福建省内500千伏输电工程首次应用顺利开展。 闽粤电力联网工程塔基多位于山地丘陵地区,塔位交通不便且通讯信号差,采用传统的牵张放线工法,需要安排大量人力监控报送信息,存在成本高、信息反馈不及时的缺点。应用新型集控智能可视化牵张放线设备和工法,在原有基础上,新增集中控制、视频监控和远程管控三大功能,可实现远距离信号传输清晰及时,视频监控放线状态,实时掌握设备数据和工作状态。 “采用集控智能可视化牵张放线,相当于给线路架线施工安装了‘千里眼’与‘顺风耳’,大大提升了牵张放线准确度,数据获取简单直观,减人缩时、降险增效。”闽粤电力联网工程业主项目经理邓锋华介绍。 集控智能可视化牵张放线设备 天地空一体化 整合监督资源,强化协同监督 依托智能数字技术,闽粤电力联网工程探索建立起“天空地一体化”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监管方式。“天空地一体化”技术监督体系是一项数字化技术监督手段,主要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实行远程视频日督查,利用风险管控中心省级监控值班平台对施工作业现场环水保违章行为、环水保设施(措施)落实情况、作业现场水土流失情况进行常态、实时监督;二是实行现场检查,现场检查人员配备无人机,采用无人机对施工作业现场环水保设施(措施)落实情况进行分析;三是实行卫星遥感月督查,对闽粤电力联网工程涉及的环境敏感区、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进行督促。 闽粤电力联网工程利用高空卫星遥感普查、低空无人机航拍详查、地面实时设备监控及人工核查等四种方式协同实现空间多维度、信息化、智能化的精益管控,提升环水保管控能力。 基建安全质量管控中心远程视频督查 传统管理手段吸收数字化技术发展成果,让工程建设管理更智能、更安全、更高效。国网福建电力在推进新型数字化建设管理手段上不断探索,助力打造精品工程,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黄柏鑫 陈学金 刘雨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