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包慧 通讯员周薇薇 ……………………………… 本报12日17版《60岁以上老人投保难》报道在老年人中引起极大反响。不少老年读者致电询问,为什么保险公司要将他们拒之门外?老年人到底该怎么为自己储备保障? 众多保险公司表示,目前承保的老年人客户都是赔本的生意。“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按照精算,赔付率比低龄老人高很多倍,保险公司赔本的买卖是不愿做的。”太平人寿理财师王丹说,70岁以上的老年人,意外伤害发生率高达40%。 中国人寿湖北分公司介绍,其60岁以上的客户占比仅为9.03%,而且都是在不到60岁时投的保,“60岁以上,都不能买了,现在保险公司都是这样的。50岁以上的客户,每一个都必须经过严格的体检程序。”泰康人寿湖北分公司称,其50岁以上客户占比约15%,而60岁以上都不允许初次投保医疗险了。 目前也有对50岁以上老人全面开放的,比如新华人寿在上海推出的“银发无忧”。 “能不亏就已经不错了,”新华人寿上海分公司付念萍副总经理对媒体表示,之所以坚持下来,主要是为了提高公司的社会形象。仅2009年理赔人数就超过2万,折算下来,只能做到保本。 》》》专家建议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保险系袁辉教授介绍说,与国内相比较,国外保险产品的投保年龄要宽很多,尤其是终身寿险,很多产品最高投保年龄甚至达到100岁。 老年人作为整个人口结构中的弱势群体,风险高,保险需求巨大。14年前就进入老龄化的武汉,其中蕴藏着巨大的商机,保险公司有必要对老年人群体开发出更多更丰富的产品。 》》》理财师支招 生命人寿湖北分公司理财师王运林建议,老人投保首选是意外险,在65岁之前,保费不需多缴,保障一样不少。 而投保寿险最好在50岁之前,等到老了,风险已很明显,再买肯定不是好方法;老年人投保重疾险不划算,保费支出大致与保额相当,有的保费支出还要超过保额; 老年人购买健康险应注意“保证续保”条款。 至于想尽孝道和为老人储备医疗基金,他建议市民不妨为自己买寿险,受益人为父母。或者为老人在银行开设一个医疗基金账户,每月固定存钱进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