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连江县下官镇可门村,国网福建电科院、国网福州供电公司、国网福建建设公司与当地5户农户签署“输变电塔基牧草复绿”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农户们将在输变电线路塔基下种植牧草并开展生态养殖。这是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推进输变电工程塔基种草养畜项目,打造“生态修复+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实际应用。 2024年,国网福建电科院创新推出输变电工程塔基种草养畜项目,通过在塔基区种植黑麦草、狗尾草等适应当地气候的牧草,构建林草复合系统,使土地利用率提升80%。该项目在防治水土流失、修复生态环境的同时,还为周边养牛场提供了饲料,形成“生态修复+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以福州地区为例,依托该项目,电网企业每年可免费提供饲草种子,降低农户的养殖成本。同时,牛粪经发酵后又作为有机肥还田,形成“草饲牛、粪养地”的生态循环。此外,农户还可通过“塔基生态牛”认证标签开拓高端餐饮市场,利用牧草固碳效应参与碳汇交易获取额外收益。经测算,这一种养结合模式可使农户年养殖成本降低25%,提升养牛收益。 “部分输变电工程塔基所处位置偏僻,有时单次施工完毕后难以开展及时性养护,容易出现复绿‘断点’”。国网福建电科院环材所技术人员陈垚介绍,“以前塔基区复绿是由电网企业派专人定期播种养护,力量单薄。新模式下,专业人员会协同农户一起种植牧草。这种规模化种草养牛既能固土护坡,又能提升经济效益。”输变电工程塔基种草养畜项目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还体现出生态价值。经过两年连续的牧草种植,试点塔基区土壤养分显著改善,其中有效磷、速效钾和水解性氮含量为之前的4倍。 据统计,2024年,国网福建电力已在12基铁塔塔基区种植2.7万平方米牧草,在每个塔基区与5户农户合作,每年可产出400吨牧草,满足40头牛的饲草需求,累计帮助农户节约成本超20万元。今年,国网福建电力将在全省9个地市选择20个试点,将每个塔基区合作农户扩大至10户,同步开展生态经济综合效益评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