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融业数字化转型加速推进的背景下,寿险公司网点服务模式正在经历深刻变革。柜面爱心驿站作为传统服务功能的延伸和创新,不仅保留了金融服务的专业属性,更通过融入便民服务和社会责任元素,打造了具有人文关怀的服务新场景。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和新市民群体扩大,社会对普惠金融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柜面爱心驿站的建设发展迎来了重要机遇。中国人寿寿险三明分公司(以下简称:三明国寿)自2023年以来,立足柜面开展爱心驿站创新实践,通过优化空间布局、完善服务标准、加强数字化赋能等方式,为广大老百姓提供多元化便民服务、特殊群体关怀和应急救助等多功能服务,有效提升了金融机构的社会形象和服务温度。 一、服务升级:从金融窗口到便民港湾 截至2024年底,三明国寿已设立爱心驿站11个,服务覆盖人群已达上万人次。在硬件设施方面,柜面爱心驿站普遍配备了休息座椅、饮水设备、医药箱、充电插座、老花镜等基础服务设施。部分驿站还根据区域特点增设了母婴室、无障碍通道、血压仪、轮椅等特色设备。空间布局上,多数驿站采用“专区+共享”模式,既设有独立服务区域,又与网点营业大厅共享部分资源,实现了空间利用的最大化。运营管理上,柜面爱心驿站主要采取“柜面主导、多方协作”的模式,柜面负责日常管理和维护,同时与社区、公益组织等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服务活动。人员配置通常由柜面工作人员兼职负责。服务时间大多与柜面营业时间同步,部分柜面驿站提供了延时服务。 二、主题活动:让国寿温暖与您“驿”路同行 柜面爱心驿站的服务内容呈现出多元化、特色化的发展趋势。基础便民服务包括临时休息、饮水供应、手机充电、物品寄存等,满足了市民日常出行中的基本需求。针对特殊群体,驿站提供了更具针对性的服务,如为环卫工人准备的微波热餐服务、为老年人提供的智能设备辅导等。金融便民服务是柜面爱心驿站的特色功能。驿站不仅提供传统的现金缴费、银行转账等基础金融服务,还开设了金融知识普及专区,通过宣传折页、视频播放、现场讲解等形式,向公众普及反诈防骗、理财规划等金融知识。部分驿站还设置了“银发专属服务区”,为老年客户提供大字版操作界面、语音导航等适老化服务。应急救助服务体现了柜面爱心驿站的社会价值。驿站普遍配备了急救药品、血压仪等医疗设备,可为突发身体不适的群众提供紧急救助。在极端天气情况下,驿站还发挥临时避险点的作用,为户外工作者和需要帮助的市民提供庇护。特色增值服务进一步丰富了驿站的服务内涵,部分驿站设置了“爱心图书角”,提供书籍借阅服务;还有驿站定期举办银发课堂、健康养生课堂等公益活动,真正实现了“小驿站大服务”的功能定位。 三、未来展望:数字化赋能公益事业 柜面爱心驿站作为金融服务与社会责任融合的创新实践,已经展现出重要的社会价值和商业意义。完善标准体系是提升柜面爱心驿站服务质量的基础。加强数字化赋能是未来发展的关键方向。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精准识别服务需求,优化网点布局和服务内容。聚焦重点群体需求提升服务针对性。加强对老年人、未成年人、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的服务适配,完善无障碍设施建设。针对新市民群体,提供就业信息、技能培训延伸服务。强化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让爱心驿站不仅提升金融服务的温度和质感,更成为金融机构参与社会治理、服务民生需求的重要平台。未来,随着社会需求的多元化和技术的快速发展,柜面爱心驿站将向更加智能化、专业化、综合化的方向发展。 国寿柜面爱心驿站的建设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机构、部门和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通过持续优化服务模式、创新运营机制、提升服务品质,柜面爱心驿站必将为提升金融服务水平、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从一杯水的关怀到一站式的便民生态,这份温暖将会一直在每一条街道、每一个转角传递。 (中国人寿寿险三明分公司/马燕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