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事通”是福建省市场监管局创新打造的“互联网+市场监管+服务”的综合赋能平台,为企业提供合规经营指引、质量基础设施服务、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等全链条“一站式”服务,涵盖17个大类572项技术服务。目前平台已吸引超4000家企业入驻,累计服务企业1.2万家次,成功解决各类咨询与问题1.8万个。为全面展现平台服务成效,福建省市场监管局联合中国网海峡频道推出“市事通八闽赋能新发展”主题文章,聚焦食品、服装纺织、新能源、电子信息、陶瓷、竹产业六大领域,通过一线实践案例深入解析平台资源对接与服务赋能机制,切实帮助企业破解发展难题,为福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绵软喷香的小面包、颗粒饱满的咸酥花生、香气馥郁的片片茶叶……共同构成闽地美食工业版图。福建作为食品工业大省,其发展呈现“传统与现代融合、山海协同”的鲜明特色,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食品上游生产标准更新、下游加工质量提升等成为企业发展路上遇到的问题。如今这些问题通过福建“市事通”平台就能为企业提供一揽子服务和解决方案,为美食工业产业注入满满“技术”力。 一键专家精准对接,食品安全问题迎刃而解 龙岩花生加工产业历史悠久,传统工艺通过煤炭烘烤进行加工,可这保有独特风味与色泽的秘法却藏着食品安全的隐患。2024年食品安全新规一经颁布就给了花生产业当头一棒,“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带壳不得检出二氧化硫。”面对二氧化硫残留,新罗区芯航食品加工厂不能确定隐患在哪,谈何整改?经龙岩市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推介,工厂通过福建“市事通”平台“你点我帮”技术帮扶栏目成功匹配对接到龙岩市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查技术中心的专家,在专家组的帮助下很快就找到了生产过程中的症结,并针对使用煤炭烘烤导致二氧化硫残留的难题提出了改良建议。 “‘市事通’平台给我们的最大帮助就是匹配合适的专家并迅速解决问题。”在芯航食品加工厂负责人看来,如果没有“市事通”,工厂在查找问题根源和生产线全面改造升级方面都将付出更多的时间与财力成本。现在,花生产品质量过关了,工厂不再为二氧化硫残留风险买单,而将更多的精力用于拓宽销路,客源数量也持续增加。 据福建“市事通”平台工作人员介绍,平台现已开启“食品及农产品”共10类食品种类的技术帮扶窗口,可在线查询权威机构、专家,或通过“需求发布”窗口,由平台自动精准匹配帮扶团队,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问题,为企业发展增添新动能。 实施标准专业解读,产品质量提升触手可及 福建地形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正所谓“好山好水出好茶”,武夷山大红袍、安溪铁观音等在全国享有盛誉,但在出口贸易方面却频频碰壁——出口标准难解读是第一道难关,如何贴合标准提升质量更是难上加难。 企业从小发展到大,规范化、品牌化经营是必经之路。武夷山市永鹏茶业有限公司创始人吴永鹏是个“半路出家”的制茶人,对他来说经营茶企已属不易,生产标准规范的学习更是让他颇为苦恼,在机缘巧合下得知“市事通”平台,通过该平台“标准信息”窗口,他得以了解到最新的茶叶生产标准,更是通过平台“你点我帮”服务,得到了省标准化研究院科特派团队的帮助,科技特派员通过面对面传授、手把手指导,把先进的标准化理念和技术传授给企业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并详细解读产品相关实施标准;指导制定《凝香岩茶》《原味陈茶》等企业标准,推动先进标准有效供给,成为企业科技创新成果转移转化及提升管理创新水平的驱动力。 现在,武夷山市永鹏茶业有限公司已成为推动岩茶高质量发展的新生力量,更是在“市事通”平台的助力下,于今年获得香港品质保证局授予的香港绿色和可持续贡献奖,且旗下三款产品皆获首批香港注册地理标志产品,产品质更优,出口更有吸引力。 截至目前,“市事通”平台已服务全省食品企业154家,在食品出厂检验技术培训、食品标签标识识别、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技术服务等方面,解决食品行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显著提升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大幅降低寻找专业技术支持和培训资源的人力成本。未来,福建“市事通”平台还将针对不同区域特色食品产业的差异化需求,打造定制化服务模块;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及行业协会的合作,更好地推动福建食品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