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里区在质量人才队伍建设领域捷报频传:继去年底入选“全国质量强县”培育库后,今年八月再度获选为市场监管总局质量强县培育建设创新试点。这一系列国家级认可的背后,是湖里区系统性构建“引育用留”全链条生态,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人才动能的创新实践。 精准引才:搭建平台,畅通供需“快车道” 面对重点产业的迫切需求,湖里区率先破题,打造线上线下双轮驱动的引才矩阵。 “芯质驿站”筑巢引凤:聚焦集成电路等战略性产业集群,湖里区创新打造集NQI服务与人才服务于一体的“芯质驿站”。这一线下平台已成为产业人才的“加油站”,累计提供服务361人次,惠及企业300余家,成功助力培育引进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53家,吸引包括2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在内的顶尖人才。 数字平台智慧匹配:线上深度整合“e鹭协同”等平台,精准摸排并对接人才、技术需求,成功为企业链接市计量院、市质检院等权威技术机构资源110家次,实现了人才供需的高效智慧匹配。“鸿鹄”行动精准滴灌:积极参与全区“鸿鹄”引才专项行动,2024年以来协助举办招聘活动192场,服务企业超4000家,征集岗位需求超11万个,促成意向签约4452人,有效打通了人才输入的“最后一公里”。 系统育才:梯度赋能,打造人才“成长梯” 湖里区摒弃“大水漫灌”,转向“精准滴灌”,构建了多层次、个性化的培养体系。 “首席质量官”队伍倍增:通过梯度培育机制,2024年全区新增“首席质量官”52人,同比增长高达247%,累计人数达637人,质量领军人才队伍迅速壮大。“新质讲堂”普惠企业:创设公益培训品牌“新质讲堂”,围绕集成电路、新能源等产业开展针对性培训18场,参训超612人次。在某新能源企业的供应链赋能项目中,公益培训直接助力企业实现降本增效,年产值增值超百万元。产教融合衔接未来:与厦门工学院等高校合作搭建产业实训中心,已为20名在校生提供实习岗位,为产业未来储备了坚实的青年力量。 科学用才:一线建功,释放人才“创造力” 让人才在关键处发力,是湖里区用才的核心逻辑。 两岸标准共通:牵头成立厦门市两岸集成电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吸纳35名两岸专家(含7名台湾专家),共同申报《两岸集成电路技术术语对照标准》,以标准共通助力产业融合。2024年,全区集成电路产业产量同比增长31.9%,产值增速较上年提升约15个百分点。 产研结合解难题:推动技术机构与科创企业精准对接,例如为某半导体科创企业提供检测服务,预计投产后可年增产值600万元;为某海洋仪器企业解决计量难题,年节约成本70万元,让人才的专利技术迅速转化为市场价值。 用心留才:激励保障,营造人才“暖心家” 湖里区深知,引得进更需留得住,通过“真金白银”与“真情实感”营造近悦远来的环境。 重金激励人才贡献:根据《湖里区质量提升和标准化战略奖励办法》,全区已发放奖励资金2520.94万元,获奖企业年营收增加超4.46亿元。据悉,超六成企业将奖金的10%-20%专项用于激励质量人才团队。住房入学后顾无忧:将9家次质量标杆企业纳入人才住房、子女入学保障重点名单,2024年以来已提供人才住房403套,保障子女就学73人次,解决了人才安居乐业的根本需求。人文关怀凝聚人心:“芯质驿站”定期举办主题沙龙、参观游览等活动,使其成为人才交流思想、舒缓压力的“温馨家园”,增强了人才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湖里区市场监管局表示,将以创新试点建设为契机,通过举办质量技能竞赛、深化产业链与人才链融合等举措,进一步将质量人才工作走深走实,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不竭动力。(通讯员 李爽 陈琼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