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永安市市场监管局以深化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为抓手,积极推进“食品小作坊提质升级”工程,通过全链条培育“乡村富民小作坊”,有效激发乡村特色食品小作坊发展活力,全面筑牢基层食品安全防线。 特色食品调研。结合各乡镇特色食品,如贡川镇(洛神花蜜饯)、西洋镇(柿饼)、罗坊乡(腊鸭)等,优先向三明申请地方特色小作坊目录。获批后,组织专业监管团队逐户开展靶向调研,精准识别生产环节安全隐患及不规范问题,为后续精准施策提供数据支撑。 精准指导整改。针对调研发现的共性及个性问题,实施“一坊一策”精准提升策略,为每家小作坊量身定制整改方案,指导小作坊加强场地硬件改造和软件升级,要求按照生产工艺流程优化场地布局,完善“三防”设施(防蝇、防鼠、防尘),淘汰老旧、存在安全隐患或不符合卫生要求的设备,推动实现生产场地布局与工艺流程有机融合。 提质升级改造。在硬件升级基础上,指导小作坊建立并严格执行原料采购验收、生产关键环节控制等标准化操作规程,同步推进从业人员能力提升工程。通过分类开展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化操作流程及质量管理技能专项培训,全面增强从业人员专业素养,激发小作坊内生合规动力,形成“硬件改造+软件升级”双轮驱动、标本兼治的提升模式。 截至目前,该局已完成全市12家存量食品小作坊提质升级改造,指导5家新建小作坊规范取证。通过树立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典型,将小作坊改造提升工作深度融入乡村振兴及富民强村战略,为辖区特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在筑牢群众“舌尖上的安全”防线基础上,有效开辟了一条“小作坊带动大产业、促增收”的乡村富民新路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