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消费网

中国丹霞申遗成功 “泰宁”荣登世界遗产名录

来源:福建消费网 作者:余小静人气:478次 发布时间:2010-08-05 00:00:00    分享到:

福建消费网(记者 余小静)5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就泰宁列入世界自然资产名录进行了通报。据介绍,北京时间8月2日凌晨5时,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召开,“中国丹霞”世界自然遗产申报项目正式通过审议,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8个世界自然遗产、第40个世界遗产。此次申遗项目由福建泰宁、湖南崀山、广东丹霞山、江西龙虎山、浙江江郎山和贵州赤水等6个提名地组成。泰宁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作为“中国丹霞”项目的牵头单位之一,成为福建第一个世界自然遗产,继武夷山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土楼世界文化遗产之后的第3个世界遗产。这也是泰宁继2005年荣膺世界地质公园后,再次折桂世界顶级品牌。泰宁申遗的成功,为福建又赢得了一个国际名牌,为我省建设“我国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提供了新的动力和坚实支撑,架起了泰宁联系世界新的桥梁和纽带,真正让泰宁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泰宁,为泰宁资源保护、经济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
据了解,“丹霞地貌”是由中国科学家命名的“国产”地球科学名词,在中国已发现780多处,被称为中国地质地貌的“国粹”。“中国丹霞”是中国把全面展示丹霞地貌形成演化过程的丹霞地貌风景区“捆绑”申报的自然遗产项目,也是我国迄今为止组合成员最多的世界自然遗产项目,由来自国际权威评估机构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评价说,“中国丹霞”的科学价值、美学价值和生态学价值具备了世界自然遗产所必备的突出普遍价值和完整性、原真性要求,胜过所有目前已有的世界自然与混合遗产中以丹霞(红层)地貌为申报要素的遗产地。遗产地的成员代表了世界上最典型、最优美、生态环境多样、景观配置最佳的杰出的丹霞景观。

据介绍,“中国丹霞”泰宁世界自然遗产地总面积234.88平方千米,其中核心区110.87平方千米,在中国丹霞系列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比较优势。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最完好的古夷平面。泰宁大地记录、展现了中生代滨西太平洋大陆边缘活动带形成、发展演化的进程,构造控制破碎的山原,独具一格的网状谷地和红色山块,发育着错综迷离的峡谷群,它们和雄伟壮观的丹崖赤壁,各具特色的深切曲流,独特美妙的丹霞洞穴群,随机组合,共同组成了“泰宁式”地貌。尤其是古夷平面的完整、显著在中国丹霞地貌区所罕见。
2、最密集的网状谷地。区内70多条线谷、130余条巷谷、220多条峡谷,或纵横交错,或并行排列,峡谷的密度、深切曲流的曲度和峡谷生态的原始性,为中国丹霞地貌区所罕见,仿如“丹霞峡谷大观园”。
3、最发育的崖壁洞穴。泰宁丹霞洞穴十分发育,大型单体洞穴60多处,壁龛状洞穴群100多处。无数千姿百态的大小洞穴,构成了独具特色的丹霞微地貌景观,堪称“丹霞洞穴博物馆”。
4、最宏大的水上丹霞。独具魅力的“水上丹霞”奇观,集丹霞之奇美、之灵秀、之幽邃于一体,成就了中国最美的丹霞景观区之一。
此外,由于泰宁地广人稀,当地居民千百年来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生态、保护环境的意识很强,加之泰宁沟谷纵横,山体陡峭,洞穴众多,成为濒临灭绝的长叶榧、铁皮石斛、闽楠的庇护地,鹰隼、白鹇等许多珍稀禽类的栖息地,是生态乐园、生物基因库和天然绿色博物馆。同时,泰宁丹霞洞穴文化也是独具魅力,提供了人、生物与丹霞和谐共处的典型范例。泰宁丹霞是中国亚热带湿润区青年期低海拔山原--峡谷型丹霞的唯一代表,是“中国丹霞”从青年期--壮年期--老年期地貌演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被国内外地学界称为“中国丹霞故事开始的地方”。
据申遗组委会的郑主任介绍,“中国丹霞”申报世界自然遗产最早提议于20世纪90年代初,于2006年7月的第十届全国丹霞地貌旅游开发学术讨论会形成共识; 2006年12月在住建部、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委会的支持认同下,正式启动申报工作;2009年1月23日,国务院正式将“中国丹霞”作为我国2009年唯一的世界自然遗产提名项目正式向联合国世界遗产中心提名,泰宁作为中国丹霞申遗的发起者与倡导者,以国内外专家综合评价前茅的实力,入围6省6家正式提名地。
短短四年申报历程,“中国丹霞”走完了一般提名地十几年甚至数十年的道路,创造了令人瞩目的“丹霞速度”,而泰宁作为“丹霞速度”的领跑者,申报工作的进度和质量始终走在前列,被专家誉为中国申遗“泰宁模式”。四年来,福建省委、省政府,三明市委、市政府对泰宁申遗倾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省、市主要领导多次现场办公,全力支持泰宁申遗;三明市直20余个单位(部门)直接承担申遗任务;泰宁县委、县政府全力以赴、全县动员,把申遗工作列为全县“压倒一切、调动一切”的中心工作,形成了省市县三级齐心共促申遗的浓厚氛围。四年来,泰宁承办了3次全国性学术会议,组织了8个国内专业机构承接项目,聘请了6位国际专家、10多位国内专家提供技术指导,出版了4本学术专刊、近百篇科学论文,编制完成了《泰宁申遗文本》、《泰宁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保护管理规划》和《泰宁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整治规划》等诸多申遗必备材料,福建省政府专门对泰宁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的保护管理进行了专项立法。
早在2005年2月被评为世界地质公园后,泰宁就严格按照世界地质公园工作指南的要求,从严做好景区生态资源的保护,实施了“三限”(限制养猪业、石材业、小水电)、“四禁”(禁磷、禁柴、禁坟和禁“三边”种菜)措施,主动压缩核减林木采伐指标,落实并提高生态补助标准,逐步扩大生态公益林、风景林面积,在景区村全面实行薪柴改燃补助政策,并向全县推广延伸。特别是2007年以来,结合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和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先后投入2亿多元资金对景区进行全面整治提升,完成了核心区商旅设施拆除、村庄搬迁、缆线并杆下地、护栏仿生改造、水体整治,提名地外围房屋徽派改造、垃圾池、污水处理设施新建,考察沿线采沙场、采石场、机砖场、养殖厂关停等项目,新建实施了遗产展示中心、数字景区、提名地的各类监测站(点)、保护界碑界桩设置和标识等,健全了保护管理机构,完善了保护管理机制,一个达到世界级保护管理水平的遗产提名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泰宁成功申遗是机遇也是责任,三明市委常委、泰宁县委书记曾祥辉指出,申遗成功将有力推动泰宁旅游生命产业的提升振兴,泰宁将以申遗成功为契机,拉高起点、抬升品位、丰富内涵,推进泰宁旅游二次创业进程,建设“海峡旅游”(三明泰宁)产业园,培育独具特色与竞争力的完整旅游产业链,加快打造名副其实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为福建构建海西“我国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做出积极贡献;同时表示,泰宁将严格履行对世界的承诺,坚决按照世界遗产公约的要求,严格保护、科学发展,为全人类、为子孙后代守护好这份上天馈赠的地球遗产。

泰宁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地将加大对“中国丹霞”地貌的保护力度,风景名胜资源属于国家,政府将加大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力度,实现景区经营权的政府主导,完善民营资本的退出机制,切实擦亮“世界自然遗产”这块金字招牌。

据了解,目前,泰宁正计划与武夷山、土楼、厦门和泉州等地联合打造省内精品旅游线路,并与省外江西、上海、浙江、广东等旅游优势资源强强联合,推动海峡旅游新增长。


 

责任编辑:晓筱
首页 | 版权声明 |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公共服务 | 衣食住行 | 日常消费 | 图片 | 视频 | 区域

Copyright © 2020-2029 福建新消费 福建消费网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福建联合信实律师事务所 邱兴亮律师
闽ICP备20009188号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10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