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消费网

福建保险业探索创新模式服务三农

来源:中国保险报 作者:刘可香 蔡欣欣人气:478次 发布时间:2012-11-23 00:00:00    分享到:

  福建保险业“规范年”建设系列报道之五

  刘可香 蔡欣欣

  近年来,福建保险业积极探索服务“三农”有效途径,在大力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基础上创新模式,在革命老区古田创建了全国首个“"三农"综合保险示范区”,积极参与新农合经办工作形成“晋江模式”,为保险业服务“三农”探索创造了具有本地特色的经验。、

  古田“三农”示范区星火燎原

  福建闽西革命老区龙岩市上杭县古田镇是著名的“古田会议”旧址所在地。2009年,福建保监局指导人保财险福建省分公司在古田镇创办了“"三农"综合保险示范区”,创新实践全方位综合性保险保障体系的试点工作,成为国内政企合作打造的首个“三农”综合保险示范区。2011年,龙岩市政府出台文件,决定用3年时间实现全市范围“三农”综合保险全覆盖。

  实现了“三个突破”

  实现了机制“新突破”。在古田镇设立“三农”保险工作站,在全镇21个行政村设立“三农”保险服务联系点,选聘村保险协管员。工作站机构和人员性质上由政府负责管理,业务操作上由保险公司负责,建立了“政府引导、公司承保、农民自愿”的“三农”综合保险工作机制。

  实现了险种“接地气”。示范区立足于全方位综合性农村保险保障体系建设,“三农”综合保险险种从原有的5个政策性险种扩大到集农村小额家财险、农村小额人身险等于一体的18个险种,涵盖了农村社会民生的关键领域和重要环节,为农民提供了全方位、多层次的保险服务。示范区还逐步形成订单式的险种开发机制,贴近当地农民需求,进一步增加涉农保险品种。

  实现了补贴“力度大”。综合保险保费实行政府补贴,补贴力度大并实行逐年递减方式。在试点期间,按险种不同,第一年保费由政府补贴20-50%,第二年递减到10-30%,第三年递减到10%以内。2012年,“三农”综合保险项目总投资规模将达5383万元,其中地方财政及相关单位补助2718万元,约占项目总投资的50%。

  取得突出成效

  为农民解困。综合保险提升了农民的保障水平,缓解了农民因灾或突发事故后生产、生活所需的资金压力,提高了防灾减灾和灾后自救的能力。示范区启动当年,古田镇参保率达96%,覆盖全镇21个乡镇,保险保费收入214万元,提供保险保障21.56亿元,人均保障金额超过14万元。试点工作全面推进,截至2012年10月,试点工作推广到龙岩市76个乡镇,61万农户、292万农民办理了“三农”综合保险,风险保障总额1072亿元,各类赔款支出2928万元。

  为农业减灾。龙岩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市,自然灾害频发,农业生产受自然环境影响很大。综合保险为农业的灾后快速恢复生产提供了有力支持。2012年至今,龙岩农业产业保险承保面积240多万亩。2012年4月,龙岩遭受冰雹和短时强降雨袭击,87个乡镇6888户农户10.6万亩烤烟受灾,保险公司及时赔付2354万元,减少了烟农损失,为灾后生产提供了资金保障,促进了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晋江模式”润物无声

  新农合“晋江模式”是保险公司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提供经办服务的一种运行模式。自2005年开始,福建保监局指导太平洋(601099,股吧)寿险福建分公司参与晋江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经办管理,在商业保险参与多层次医疗保险体系建设方面做出了有力的探索,“晋江模式”成为保险业参与新农合管理的成功范例,被卫生部和保监会共同确定为全国保险业参与新农合经办的4个典型模式之一,为保险业承办大病保险业务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凸显了三大特色

  运行机制新。实行“筹、监、管”相分离的工作机制,即:统筹协调工作由地方党委政府(市镇两级分别成立新农合领导机构)负责,监督管理工作主要由新农合管理中心(挂靠卫生局)负责,业务管理工作主要由新农合服务中心(委托太平洋寿险晋江支公司设立)负责,形成了政府主导,卫生部门监督,保险公司经办的高效运行机制。

  政府支持力度大。晋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注重协调卫生部门、财政部门、医疗机构、广大参保人员等方方面面,形成工作合力。专门落实了新农合管理中心的人员编制,配备精兵强将负责管理工作。新农合管理中心和服务中心的办公费用由政府财政专项预算拨款。政府补贴足额到位,2012年,晋江新农合政府补贴每人260元,凡没有参加城镇职工医保的晋江市户籍居民,个人只要缴纳50元,年度内最高就可以领取17.5万元的补偿款(其中意外险最高补偿7.5万元)。

  保险公司参与度高。太平洋寿险充分运用丰富的管理经验,建立完善服务中心的组织架构、管理制度和服务流程,按照核定编制招聘50余名相关专业人员作为专管员,进驻到服务中心及下属的市内27家定点医院服务窗口。支持服务中心建设覆盖全市各服务窗口的局域网络,运用先进的管理软件,实行阳光操作,严格审核把关,确保服务公平、公正。融合先进的企业文化,加强专管员服务技能、礼仪礼节培训和团队建设。

  实现了多方共赢

  对晋江市参合农民而言,有效缓解了看病贵的问题。2011年,晋江全市当年参合人数96.7万人,管理基金规模2.08亿元。从2006年4月至2011年底近6年时间里,晋江新农合共结报31.8万人次,补偿支付6.19亿元,受益人次累计超过29%,受益户次数累计超过90%。参合群众得到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参合率从2006年的80.78%提高到2011年的99.01%,2012年有望达到100%。

  此外,政府职能得优化。一方面,通过晋江市新农合的托管,政府从烦琐的事务性和技术性工作中解脱出来,专注于宏观层面的决策、规划、监督工作,提升管理效能,也同时提高了群众满意度;另一方面,受益于经办保险公司的精算测算水平,在确保统筹基金充足的基础上节约了运行成本,也避免了政府自建工作机构、队伍可能带来的一系列后续管理问题。据测算,晋江市新农合人均托管运行年费用约2.5元,若将托管的相关工作委托给定点医院承担,人力资源及管理运行费用需增加50%以上。

责任编辑:杨洋
首页 | 版权声明 |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公共服务 | 衣食住行 | 日常消费 | 图片 | 视频 | 区域

Copyright © 2020-2029 福建新消费 福建消费网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福建联合信实律师事务所 邱兴亮律师
闽ICP备20009188号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10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