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
“南玛都”为何走得慢吞吞
对于“南玛都”,很多人可能不陌生,因为当下的这个“南玛都”勉强只能叫“南玛都”二世,而在不远的2004年就曾出现一个叫“南玛都”的台风。
2004年12月4日,台风“南玛都”登陆台湾屏东县,所幸并未在福建登陆。与2004年的“南玛都”不同,眼下的这个“南玛都”,不但是今年首个登陆台湾的台风,也将成为今年首个登陆福建的台风。在先后登陆吕宋岛和台湾之后,它正向着福建沿海靠近。
作为今年首个登陆我省的台风,“南玛都”有风力强、移动慢、移动路径尚存不确定性等特点。
风力强:“南玛都”于8月23日20时在菲律宾东部的西太平洋洋面上生成,4天内完成了从热带风暴向超强台风的“四级跳”:24日14时加强为强热带风暴;25日11时加强为台风;25日20时加强为强台风;26日08时加强为超强台风,成为今年第四个超强台风(前三个分别是“桑达”、“马鞍”、“梅花”)。不过,在登陆吕宋岛和台湾后,“南玛都”强度逐渐减弱,昨日中午减弱为强热带风暴。省气象专家认为,由于台湾海峡水温相对较低,“南玛都”在进入台湾海峡后,强度可能还会缓慢减弱。中央气象台预计,“南玛都”登陆时强度估计为热带风暴或强热带风暴。
移动慢:一般而言,位于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的热带气旋平均移速一般为20公里/小时,而“南玛都”移动缓慢,平均移速只有10~15公里/小时,跟今年第9号台风“梅花”不相上下。省气象专家分析认为,由于“南玛都”的引导气流较弱,既受到多个高压系统牵扯,又受到西南季风带影响,加上位于其东边的第12号台风“塔拉斯”影响,使得“南玛都”的引导气流始终不够“强势”,导致“南玛都”走得“慢吞吞”。
路径不确定性:省气象专家分析认为,如果台风的引导气流强的话,其运行路径就较为清晰,但由于“南玛都”受多个天气系统影响,加上位于其东边的第12号台风“塔拉斯”影响,使得“南玛都”在发展初期的路径预报存在一定难度。
福州市区12处干道
易涝点全程监控
本报讯“南玛都”台风来袭,为应对市区可能出现的内涝积水情况,福州市政工程管理处采取多项举措进行防范。昨日,市政排水所提前启动了防台风抢险预案,配备了抢修人员50多名,24小时待命,一旦出现重大涝情将随时赶赴现场组织抢险。到今天白天,全所抢修人员将增至200多人,7部排水工程车和7台抽水机也将随时待命。
排水热线开通
据了解,市政排水所开通了全天候的排水热线0591-83660446,如果市区出现突发涝情,市民可以拨打该电话反映。
目前福州市区12处主要道路、易涝点和地下通道已经全部纳入市政部门的监控范围,24小时由专人负责监控。一旦涝情出现,市政工程管理处都能在积水情况发生之初,第一时间安排抢险人员及时前往排涝。这些地点包括,屏东人行天桥、华林路招行门口、乌山路大洋晶典门口、古田路新权人行天桥和秀峰路等6处重要路段,先施、浦尾路和福州广场3处地下通道以及六一路得贵巷口、南二环路双湖高架桥下、迎宾路下穿隧道、道山路下穿隧道等4处易涝点。此外,管理处还将组织40多人的巡查队对市区各个重点路段进行涝情排查。
部分路段管网改造完成
在“南玛都”影响福州天气之前,市政部门已经对市区所辖路段的下水道窨井进行了清疏工作,做到沟井、管道无淤积,确保排水畅通。对于乌山路冠亚广场周边、福建大剧院前道路等路段,市政工程管理处已经对旧管网进行改建。施工人员根据道路现状,扩建出水口,将小口径管道替换成大口径管道,加快排水速度,避免因管道内水流缓慢而导致积水、内涝现象出现。同时,该部门已在五一路等容易形成积水的路段加设进水井,加快路面雨水的排泄速度,减少积水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