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池城区某培训学校上班的岑先生最近有些“郁闷”!去年9月初,岑先生花近16万元购买一辆丰田卡罗拉,为新车上了各种保险,费用约为5000多元。一年下来,他的车共出险3次,累计获赔1500元左右。今年续保时,这家保险公司却告知他,保费将在去年基础上上浮20%,岑先生很无奈。 无独有偶,家住拉友社区的韦先生,车龄刚满一年,交了全险,也因刮蹭等小摩擦事故保险理赔了5次。续保时,却被保险公司婉言拒保了。工作人员告诉他,公司有规定,一年出险超过5次就不给保了。后来,他找了其他保险公司,可对方在全国联网的保险平台上一查,都说不能为他续保商业车损险了,只能让他保交强险。 日前,记者走访河池城区多家保险公司发现,为规避风险,这些公司都制定了车险“奖优罚劣”措施,出险次数和续保保费紧密相关。 车主质疑出险制度不合理 据了解,我市现有华安、中国人保财险、大地、安邦、都邦、永诚和太平洋等汽车险保险公司。 记者从这些保险公司获悉,内部都统一规定:车交了强险后,在一年内出险一次的,第二年保费不变,出险两次,第二年保费上涨10%,出险三次,第二年保费上涨20%。商业险则是新车投保一年后,出险次数3次以下,第二年保费不变;达3次,保费上涨10%;4次,保费上涨20%;5次以上,保费上涨30%,同时有些保险公司就不愿意接受投保了。 有惩罚,必定就有奖励。据多家保险公司理赔人员介绍,新车投保一年后,无出险,第二年保费享受九折优惠,还无出险,第三年保费享受八折优惠,再无出险,第四年保费享受七折优惠,最低到七折止。如果享受七折后出险,再投保,保费恢复到第一年的状态,依此循环。 对于保险公司的这种“奖优罚劣”规则,不少车主认为保险公司的出险“行规”制度很不合理。例如头一年来所出的车险,大多是小事故,而且有的是单方事故,比如碰了树、倒车时蹭到了小区大门或者围墙,有的是被别人刮蹭。对于这些事故,保险公司每次出险赔付额只有五六百元,与他们所交保费相当。可续保时,保险公司只计算出险次数,不管金额大小,其风险评估是不科学的。 保险公司称合理避风险 华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河池分公司韦经理介绍,商业车险属于保险公司自身商业行为,非强制性保险,按市场化运作,个人与保险公司签订的是商业合同,车主和保险公司都有权决定是否签订保单。为降低自身经营风险,不少公司都制定了自己的“风险底线”,根据车主前一年的出险情况,选择承保对象。因此,对上一保险周期出险较多的客户,保险公司通过增加保费等方式来保证成本,规范被保险人下一个周期的行为,乃至拒保高风险业务都是合情合理的。“相反,交强险在保险公司属于代管业务,国家强制购买,所以,强险则不会被拒保。”韦经理坦言说。 黄立江称,车主反映出险制度不合理情况,保险协会已将情况逐级汇报。今年6月,中国保险协会在全国对该类问题进行市场调研,从他们内部消息获悉,预计明年上半年,中国保监委会对保险条款进行修正和完善,届时,可能会采用“出险+金额”的方式进行风险评估,尽量做到公平合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