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消费网

厦门数字经济规模3650亿元 占GDP比重57%

来源:福建新消费 作者:黄晓舟 发布时间:2021-03-23 11:33:26    分享到:

  福建消费网-福建新消费讯   厦门是总书记在福建工作的第一站,总书记在厦工作期间指导成立了经济信息管理领导小组并亲任组长,将经济信息中心列为基础设施八大工程之一,为厦门数字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多年来厦门牢记总书记嘱托,持续深耕“数字福建”发展战略,加快建设数字厦门。全市规模以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619家,亿元以上企业248家,其中超10亿元以上企业39家,超百亿元企业10家。2020年数字经济规模3650亿元,占GDP比重57%,获评中国软件特色名城,国家“芯火双创基地、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人工智能发展潜力全国第7,2020年入选软件百强企业数全国第6、互联网百强企业数全国第5、数字生活满意度全国第3、城市数字基础设施指数全国第8,数字经济已成为厦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坚定不移提升数字组织力。厦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成立了市委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数字厦门建设领导小组,组建了大数据局和大数据发展公司,按照“1+2+N”模式,即围绕“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这一主线,依托“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双轮驱动,实施N个规划措施,全方位推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近三年出台了9个发展规划、5个专项政策,全面覆盖数字经济关键核心领域,扶持力度对标一线城市,区块链、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领域补助最高450万,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重大创新载体经费支持最高1000万。


  定不移发展数字产业群。一是打造万亿产业集群。加快构建“芯-屏-端-软-智-网”集聚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2020年电子信息产业规模近5000亿元,平板显示、计算机与通讯设备、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等3条产业产值超千亿元,集成电路高速增长。联芯、天马6代、中航锂电、神州鲲泰等一批高能级项目落地,产业加速集聚。二是打造数字经济核心技术策源地。加强核心技术攻关,全市R&D投入占GDP比重居全国前列,32个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奖,4家单位揭榜工信部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重点任务,8家单位中标工信部关键应用软件协同攻关项目,引领未来技术发展方向。三是打造数字特色产业园。依托火炬高新区,优化提升数字产业园。软件园一期重点发展“大企业总部+新业态孵化”,软件园二期重点发展“研发创新+应用推广”,软件园三期重点发展“融合创新+产业规模化”,同翔高新城重点规划三年内建成城区10平方公里,引进100家以上规上先进制造业或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力争达产后年产值超千亿元。


  坚定不移提升数字赋能力。制造业方面:实施智能制造示范和工业互联网提升工程,95%重点工业企业通过工信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重点产业管理数字化率100%,建成16座数字化样板工厂(车间),推动超3000家中小企业上云,培育工业互联网平台3个、各类工业APP53个,有力支撑产业数字化转型。信息消费方面,积极培育推广基于数据驱动的新模式新业态,获批设立福建省首个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字节跳动、京东数科等一批营收超百亿元的优质项目签约落地。首店经济、夜间经济、直播经济等新商业模式蓬勃发展,2020年网络交易额1805.2亿元,增长30%。数字开放合作方面:加快建设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依托厦门国际协同创新中心、戴尔等平台,推动数字产品和内容出口。举办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论坛、国际动漫节、人工智能大赛等活动,以会以赛促产,加速优质数字资源落地。


  坚定不移织牢数字服务网。一方面加速政务数据融合共享,“不见面审批”提升至58%,60个事项“秒批秒办”,企业开办用时全国最短,获评全国营商环境标杆城市。另一方面加快城市管理智慧升级,让数字化场景深度融入市民生活。我们推出智慧医疗服务,电子健康档案覆盖95%的全市常住人口。疫情溯源系统在抗疫期间发挥重要作用,口罩预约系统入选国际数字化抗疫优秀案例。我们打造智能交通一张网,“城市公交综合智慧系统”是国内唯一城市内交通示范项目。我们推广便民服务“15分钟生活圈”,“e政务”便民服务站获评国务院办公厅典型经典案例,公共服务质量满意度全国第3,百姓获得感进一步提升。


  坚定不移夯实数字硬支撑。新网络领域:加快5G网络规模部署和应用,全市5G基站超4000个,建成全球首个5G全场景应用智慧港口,提升物流效率20%。加快建设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启动建设“星火·链网”超级节点,全面构筑工业数据采集管理运维能力。新算力领域:强化信息汇聚、分类引导、分层布局和互联互通,6个数据中心投入使用机柜超万个,全国首个鲲鹏超算中心落户厦门,国产化算力资源超80%。新设施领域:加快建设嘉庚创新实验室,落地建设中国信通院东南分中心,积极引进IBM创新中心、SAP创新赋能中心,TCL华星光电等一批大院大所和名校名企项目,提升行业数字化转型能力。


  下一步,我们将在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围绕十四五发展规划,加快建设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加快经济社会各领域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为全方位高质量发展超越提供有力支撑。力争到2025年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60%以上,关键环节全面数字化的规上制造业企业比例达到70%以上,规上工业企业上云达80%,成为全国数字经济发展示范区。


  一是高质量推进数字产业协同发展。做大做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电子信息制造业等支柱产业,发展壮大人工智能、信创等特色产业,培育和引进一批行业龙头企业、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提升发展能级。二是高标准推进数字技术创新。坚持应用牵引、体系推进,加快建设一批数字经济领域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和新型研发机构等高水平创新平台。围绕集成电路、高端软件、边缘计算、区块链等核心数字和网络技术,加强攻关,力争取得突破。三是高标准建设“城市大脑”。建设“城市大脑”市级中枢系统,构建全市统一的电子政务网、政务数据中心、政务办公平台,拓展各类数字服务应用场景,使城市更智能、治理更精细、生活更便利。四是高水平构建数字生态圈。加快推动数据价值化,培育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建设制造业、服务业等行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加速企业“上云用数赋智”。(黄晓舟)


责任编辑:沙鹏成
首页 | 版权声明 |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公共服务 | 衣食住行 | 日常消费 | 图片 | 视频 | 区域

Copyright © 2020-2029 福建新消费 福建消费网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福建联合信实律师事务所 邱兴亮律师
闽ICP备20009188号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10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