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消费网

“寻味安心,漳州很鲜” ——媒体记者调研行活动成功举行

来源:福建新消费 作者:张轩宇 发布时间:2025-05-17 01:17:41    分享到:

5月15日-16日,由漳州市市场监管局主办的“寻味安心,漳州很鲜”——媒体记者调研行活动成功举行。活动邀请十几家中央省市媒体以及网红大V,齐聚漳州调研采访近年来漳州食品安全监管成效情况。媒体记者深入当地市场监管部门,东山县夜市、企业、景区,以及全国地标第一县云霄县,通过细致体察和采访调研,了解漳州市市场监管局食品安全监管的创新模式,东山县夜市食品安全治理和“一户一码”创新举措以及水产养殖企业“一品一码”信息追溯情况,云霄县食用农产品地标产业发展情况等。

image

通过调研采访,媒体记者们对漳州市食品安全创新监管模式印象深刻,为漳州市的食品安全环境点赞,大家纷纷表示,“漳州食安确实让消费者安心放心”“漳州真的像这次活动的主题一样,从夜市小吃到商超产品,从田间海里到餐桌,从监管到经营主体食安意识,处处都展现出‘鲜’的一面”!

image

漳州被称为“中国食品名城”。食品产业是漳州市优势传统产业,也是漳州市“9+5”产业集群发展中的第一大支柱产业。截至2024年底,全市现有获证食品生产企业2779家,核准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280家,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29家,实现规模工业产值超1300亿元,产业规模位居全省第一,跻身全国食品工业大市前列。全市食品产业基本涵盖了31个食品大类,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

image

在15日举行的座谈会上,漳州市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了漳州市食品安全整体情况。据介绍,2024年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把食品安全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持续开展全链条治理,全市食品安全状况持续稳定向好,未发生较大以上的食品安全事故,食品安全工作连续五年获评A级,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2024年全市食品安全评价性抽检合格率99.6%,农产品监督抽检总体合格率99.44%,水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99.34%,加工食品抽检总体合格率99.14%。校园食品安全“三色”评榜、查处全国首例“特供酒”清源打链案件等做法得到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和省食安办的肯定和推广。

image

之后,媒体记者们在工作人员的介绍下,了解漳州市市场监管局新推出的“候市通”服务平台。

image

3月19日,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推出“候市通”AI助手。它是基于DeepSeek-R1大模型构建的覆盖注册审批和年报全流程的智能服务体系,旨在通过智慧化改革提升市场监管政务服务效能和智慧监管水平。让其成为解答群众问题,辅助企业办事的“事事通”。

在办事大厅,“候市通”可以辅助群众进行企业登记。当创业者因自主申报的名称重复或表述不规范等原因被屡次驳回时,在“候市通”中输入关键词,即可生成合规字号并附寓意解析,智能查询秒级响应,名称申报耗时从平均1小时压缩至5分钟,同时根据数据库信息自动生成登记材料清单,减少申请人因材料不全导致的反复修改,登记申报通过率从45%提升至90%,最快20分钟即可领取营业执照。漳浦农户吴女士通过“候市通”10分钟内完成个体工商户全程网办,次日即取得电子执照并促成交易,凸显“即时预审”模式的高效性。

同时,“候市通”在年报智能管理和政策法规解读上也能帮上忙。“候市通”链接到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并详细列出需要准备的材料清单,提供填报指引,并逐步实现数据自动校验功能,提示逻辑错误,提升年报上报率和准确率。“候市通”以接地气、易理解、口语化的方式解读政策要点,让政策法规不再晦涩难懂,帮助企业、群众对政策要点“一键获取、一读就懂。”

时序立夏,海风送凉。东山岛南门湾的夜景美如画。海湾呈C形展开,弧长约3000米,海面宽阔水质蔚蓝清澈。媒体记者们来到这里的“夜市一条街”体察这里的食品安全情况。

据介绍,近年来,辖区镇政府招引黎岸SHORE海景餐厅、岛屿PLUS等融合铜陵特色的业态入驻南门湾,并持续推进南门湾夜间经济一条街建设,引进小而精的民宿、特色餐饮、婚纱摄影等旅游业态。

为了规范南门湾夜间经济业态经营,东山县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解民忧”活动,联合城投集团实施“南门湾夜间经济一条街”项目,提升南门湾景区旅游设施配套及环境卫生水平,推动“夜游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独具东山县特色的夜市文化,加快培育夜间经济特色街区。

水果、甜品饮料、烧烤、炸卤、简餐、海鲜干品、东山特色小吃……发展夜经济,食安监管要跟上。东山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介绍说,市场监管部门通过加强现场指导和培训、强化日常监督检查以及强化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等手段严控“夜市一条街”食品安全。

东山县的食安监管还有很多创新点,比如今年3月15日,东山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正式启动全省首创的“一户一码”信用监管平台——“福监码”智慧监督系统。媒体记者们在马銮湾景区金銮名都走访了解该系统的应用。该系统为当地的商户生成专属信用二维码,实现“一户一码”全覆盖。消费者进店消费前,可先扫码,查询商户注册登记、行政处罚、投诉记录、信用星级等信息,在消费后,可扫码支付、在线评价,形成“事前查信用、事中可追溯、事后能维权”的闭环监管模式。目前,系统已在农贸市场、旅游景区等区域铺开,覆盖民宿、餐饮、零售等小微业态,旨在消除游客消费疑虑,助力东山县“1663”强县富民工程及国际旅游岛建设。

养殖基地选择放在东山岛的福建省逸有水产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石斑鱼系列品种繁殖、养 殖技术研发推广及成品鱼销售流通的企业。该公司负责人说,我司经过多方考察,发现东山县西埔镇梧龙村后江海域水质优良,所以在这里投资创办了石斑鱼养殖场从事育苗和养殖,大力研发育苗和养殖技术。

该公司坚持质量安全事关百姓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理念,逐步从“规模养殖”向“质量养殖”转型。公司建立起一套科学完善的产品安全体系和质量问责制度。在成品鱼养殖过程中,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标准,指定专人负责,从投放饲料成份到轮换水体洁净度等各个环节,进行全程监控,记录备案,并加强生产的源头把控,抓好周边环境、鱼池水质、鱼体状况的检测,采用科技手段防控各种潜在风险,尽最大可能降低污染。

目前该公司迅速发展,产品销往厦门、福州、泉州、北京、上海、 长沙、武汉等地。

云霄县被誉为中国地理标志产品第一县,全县拥有地理标志产品40件,覆盖枇杷、泥蚶、杨桃等特色品类,种植(养殖)面积达32万亩,年经济产值突破35.3亿元。其中,“云霄枇杷”年产值达16亿元,“下河杨桃”年产值达到1.4亿元。

image

自2022年获批创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以来,云霄县立足特色资源优势,以“高标准建设、高水平保护、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充分发挥示范区创建的辐射带动作用,全面推进地理标志食品(食用农产品)培育和产业升级。目前,推动建设云霄枇杷、下河杨桃、马铺淮山等8个标准化示范园,已建成核心产区约16.5万亩,总产值约24亿元。2025年4月21日,云霄县《畅通金融服务渠道,赋能云霄县地理标志产业高质量发展》入选第一批示范区典型案例并在2025年中国知识产权保护高层论坛上做经验交流。

云霄县持续推进“一品一码”体系建设,已有99家地标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入驻福建省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与一品一码追溯并行系统。在建立1个“云霄枇杷”地方标准和20个地标团体标准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全域地标产业标准化建设。打造“地标+文旅”模式。深度开发“地标馆、地标驿站、地标餐、地标游”,构建具备导游、景点、餐饮等一体化服务功能的云霄特色地理标志文旅产业。积极开发“地标餐”,联合餐饮企业推出枇杷宴、泥蚶宴等特色菜品,提升附加值。引进龙头企业生产枇杷膏、枇杷干、杨桃干、老金枣、淮山面等地标食品,深挖地标产品价值,扩大地标食用农产品销售渠道。

image

在云霄县下河乡下河村下河杨桃观光园内,媒体记者们看百年历史的老杨桃树,品下河杨桃鲜品,买杨桃伴手礼,听一年一度的“下河杨桃采摘节”的故事,在地标体验馆里流连,在老杨桃树下访问……近年来,在政府部门的推动帮扶下,下河杨桃产业越来越壮大,品牌越来越响亮。一家农业专业合作社的老农户介绍说,下河杨桃果大质优,清甜脆软,得益于这里的环境,该区域具有背北向南,南面开口、冷空气难进易出的特点,而且气温偏低,日温差相对比全县大多数的乡镇大。一年三季收成,尤以春节前后为佳。一棵水果承载着一方百姓丰收的喜悦、致富的希望。(张轩宇)

责任编辑:沙鹏成
首页 | 版权声明 |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公共服务 | 衣食住行 | 日常消费 | 图片 | 视频 | 区域

Copyright © 2020-2029 福建新消费 福建消费网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福建联合信实律师事务所 邱兴亮律师
闽ICP备20009188号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10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