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消费网

电力赋能乡村振兴 为幸福生活“充满电”

来源:福建新消费 作者: 发布时间:2021-05-21 09:00:12    分享到:

福建消费网-福建新消费讯   初夏来临,福州市连江县东岱镇成片的火龙果植株都结满了大大小小的果实红的、紫红的、绿的……“多亏供电公司每年都来帮我们检查灌溉电力线路和设备,排除用电隐患,我们才能有这么好的产量。”东岱红院子家庭农场负责人宿小安信心满满地说。东岱镇正乘着乡村振兴的春风,推广火龙果种植,火龙果成了村民致富的“开心果”,同时还大力发展葡萄、杨梅等产业。

  美丽乡村,电力赋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号角已经吹响,放眼福州各地,新增变压器、改造低压线路、铺设地埋电缆……乡村建设发展到哪里,电网规划就跟到哪里。国网福州供电公司正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接力赛中跑出新成绩、展现新担当。

因时制宜  推动多元产业发展

  “电机没有受潮,传动装置也正常,可以用电抽水。”5月12日,夏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夏刚刚过去,红土地里的水果牛奶玉米、台湾优质凤梨等特色蔬果将陆续进入收获季,在福清市南宵村西埔溪农业创业园中,福州福清市供电公司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对该创业园内的灌溉水泵和用电装置进行安全检查,确保种植灌溉用电的安全。这是福清公司开展“一支部一行动”,并结合“二十四节气”特点,践行电力助推乡村振兴发展的一个缩影。

  南宵村碧空如洗、民风淳朴,蜿蜒婀娜的西埔溪河穿村而过,与河道两岸的花海构成了一幅天然的山水田园画卷。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加上美丽乡村的建设,使南宵村先后获得“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福建省乡村振兴试点村”“福州市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南宵村依托自然资源优势,不断发展现代农业和生态观光旅游项目,村内的西埔溪农业创业园、下和洋自然村古民居等,成了附近市民群众热捧的网红打卡地。依托乡村旅游的发展,村民生活逐渐改善。福清公司本着“乡村振兴 电力先行”的原则,主动与南宵村两委建立常态化联系,了解乡村发展规划,提高电力配置标准,使电力配套前置,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从2020年以来南宵村就新增变压器2台,列入项目储备库2台,开展平行线改造近四千米,对古民居线路进行改造升级,确保供电的安全与稳定。

  为更有针对性地助推南宵村乡村振兴与发展,福清公司主动出击,深入基层走访具有代表性的农村居民和村镇企业。该公司通过充分调研农村季节性用能、农忙和人员流动等特点,分析当地地域、产业特点,把电网建设、安全生产、优质服务和经营管理等供电常规工作依托农间节气和重大节假日时间,植入到二十四节气表中,将电力服务攻略分条列出。这样让供电所一线基层员工能参照时节特点更好地服务地方企业与居民,在他们最需要的地方总有电力共产党员服务队的身影。

  “你看这水果牛奶玉米,又粗又壮,长势喜人;再看看那边的凤梨,充满生机活力,准会是又香又甜啊,到时慕名而来的采摘客人又有口福了。咱们园区有任何用电问题,都可以通过微信群找到供电所的师傅,及时方便地解决问题。园区能发展到今天这态势,要感谢咱们供电人员的保驾护航呀!”园区管理员薛先生喜笑颜开地说。

乡村电气化  让农民脱贫增收

  乡村电气化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体现,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

  “在这次线路改造中,供电公司密切配合,主动靠前为我们优化用电环境。现在我们村的养殖业发展不断壮大,这里面供电公司功劳很大呀。”潘氏金鱼养殖基地负责人潘国诚说到。5月13日,福州闽侯县供电公司线路设计人员到闽侯县荆溪镇关中村与该村村委会及相关人员沟通、商讨线路改造相关事宜。

  福州市闽侯县拥有金鱼养殖场38家,养殖面积1100余亩,金鱼种类丰富,不乏紫白蝶尾龙睛、奶牛兰寿金鱼等珍贵品种;年产各类成品金鱼800多万尾,年产值达1.4亿多元,是名副其实的“中国金鱼之乡”。今年年初,闽侯公司结合新时代“双满意”工程,以“一县一特色”部署打造省级闽候“金鱼小镇”电气化示范项目。

  据潘国诚介绍,金鱼产业和电力息息相关。每年清明前后,开始孵化鱼卵;暑期来临,养殖户需要持续给金鱼增氧。通过增氧可以防治金鱼发病、提高它的成活率。等到秋冬时节鱼儿成型可以出售了,要打包充氧才能把金鱼发往全国各地。充氧是让金鱼经过长途跋涉依然有旺盛的生命力。可以说金鱼对电力的需求就像对氧气一样,不可或缺。

  金鱼养殖产业属于特殊用电群体,闽侯公司了解到“金鱼小镇”当前生产经营面临的用电需求,与当地乡镇政府、村委保持密切联系,结合用电容量、用电设备等情况,“量身定做”了合理化用电方案和一系列的便民服务措施,并向客户讲解电能替代的相关电价优惠政策以及使用清洁能源的优势,向其推荐使用高效节能泵。

  随着金鱼养殖基地新场的正式投产,使用高效节能泵的降损增效明显。“当初通过你们专业人员的介绍,我也经过多方咨询,后来采纳了你们的建议。现在前后两个场地对比,新场使用节能泵有效节能在70%以上,成本降低了,带来的经济效益明显。”潘国诚说。

  除此之外,闽侯县供电公司结合线路升级改造,对关中片区智能电表进行了升级改造,提升了电网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并对低压线路、入户线、表下线、电表箱改造开展初勘设计,重点整治重载“卡脖子”和超载低电压台区,优化网架结构,提升农网供电质量,保障了关中村周边生态养殖企业的良性发展。

  今年,闽侯公司以智慧、绿色、共享为方向,计划在农业生产、乡村产业、农村生活等领域集中力量建设具有全国影响、福建特色的23项乡村电气化项目,全力提升农业生产、农村生活电气化水平,服务乡村振兴。

“双长”融合  打通服务群众用电“最后一百米”

  漫步在长乐梅花镇梅新村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古城墙、古建筑等历史文化痕迹,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焕发生机。

  “以前村子里到处都是电线,电力改造后,现在放眼望去敞亮又整洁,这多亏了你们供电公司的优质服务呀!”5月12日,福州长乐区供电公司网格长周勇和梅新村村委网格长林胜一起来到梅花古城,了解居民用电问题,更换老旧电线,消除安全隐患。

  为提升梅新村供电服务水平,长乐供电公司党委积极探索供电网格化与乡村管理融合的机制。今年4月,长乐区供电公司文岭所党支部与梅花镇梅新村总支部委员开展党建联创,组建村委与供电网格长“双长”融合团队,建立长效机制,着力提升乡村用电安全和供电服务水平,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共同画好乡村振兴的“同心圆”。

  在梅花镇梅新村,供电网格格长是村民用电的“安全卫士”,为农村用户解决各项用电问题;村委网格长是村民用电“协理员”,在完成社区服务工作的基础上,宣传供电服务政策、引导村民办电灯,推动供电服务向村、户延伸,使电力服务与基层政务服务有机融合。随着长乐公司文岭所党支部与梅花镇梅新村总支部“双长”融合工作的深入推进,借助联合联动机制,网格基础工作融合优势逐步显现。

  针对梅花古城店铺集中,商户用电需求大、古城用电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联创以来,“双长”共同收集、联合勘察,对梅花古城开展安全用电排查整治。近日,梅花古城门修复,长乐公司主动靠前,在村委网格长的带领下,供电网格长对古城中的老旧表箱、破损线路进行逐一排查并制定修复整改方案,消除用电安全隐患,为村民提供安全、舒适的用电环境,看起来干净又美观。为确保村民用电安全,“双长”还向村民分发《电力设施保护宣传手册》《居民用户科学用电手册》等宣传材料,并指导居民夏季高峰如何节约用电、安全用电,帮助村民解决家中用电问题。

  眼下正是旅游旺季,梅新村古城的街巷热闹非凡。“现在为古城内的商户建立网格服务群,有啥用电问题直接在群里说,有不明白的直接在群里问,网格长周勇都很耐心地解答。”梅新村书记林少云表示。

  目前,网格化管理机制日益成为新型管理模式。长乐公司推行城乡一体化网格服务,充分整合基层资源,提高供电公司服务水平,提升村民办电便捷程度,构建网格服务新格局,以推动新时代“双满意”工程有效落地,持续为乡村居民美好生活幸福感提供坚强电力保证。


责任编辑:沙鹏成
首页 | 版权声明 |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公共服务 | 衣食住行 | 日常消费 | 图片 | 视频 | 区域

Copyright © 2020-2029 福建新消费 福建消费网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福建联合信实律师事务所 邱兴亮律师
闽ICP备20009188号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10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