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消费网

漳州、泉州、南平开展医疗器械质量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来源:福建新消费 作者: 发布时间:2021-08-17 17:45:00    分享到:

漳州市医疗器械质量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行时

一是精心部署,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制定下发《关于开展医疗器械质量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通知》,部署医疗器械风险治理工作重点,明确工作目标、工作原则和工作方法,保证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落到实处。

二是管控风险,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通过多种方式积极宣传,树立风险防控理念;多渠道组织辖区医疗器械相关企业和使用单位开展自查,摸清辖区一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经营使用单位底数;签订“质量安全承诺书”,督促企业根据自查情况形成风险隐患台账;制定整改计划,并及时整改、逐条销号,全面落实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截止目前,已收到第一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自查表15份,医疗器械经营企业1305家,使用单位自查表2133份。

三是突出重点,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加强医疗器械监管工作统筹协调和协作配合,采取“日常监督检查+“双随机”抽查方式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加强一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监管,主要检查重点企业和重点品种原材料购进管理、生产管理、质量检验等环节,严把生产企业产品质量风险关;加强经营企业监管,主要检查供货方的资质档案、购销渠道、购销记录;加强使用单位监管,主要检查医疗机构医疗器械质量安全管理制度执行,进货检查,设备定期维护保养等情况。全市共出动检查人员726人次,检查一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7家次,医疗器械经营企业308家次,网络销售医疗器械经营企业19家次,医疗机构230家次,发现相关风险隐患17个,对检查中发现的医疗器械质量管理规范执行不到位等情况,督促企业立即整改,及时消除风险隐患。

泉州市市场监管局开展口腔诊所专项医疗器械质量风险隐患排查

泉州市市场监管局根据本地行业特点结合新颁布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宣贯活动,在德化县以口腔诊所为重点,针对定制式义齿开展为期2个月专项整治,主要检查四个方面:

一是查医疗器械购进渠道合法性;

二是查质量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特别是植入和介入类种植牙是否建立使用记录,植入性种植牙是否使用记录永久保存等;

三是查是否使用未经注册或备案、无合格证明文件、过期、失效、淘汰的医疗器械;

四是查是否存在委托无《医疗器械注册证》和《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单位加工定制式口腔义齿等违法违规行为。共检查口腔诊所12家,立案查处4起,责令改正5家次,通过此次专项检查,切实督促了医疗器械使用单位落实《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提升口腔诊所质量管理意识和水平,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用械安全。

image

南平开展“两品一械”流通使用环节交叉检查

近日,南平市市场监管局组织三个检查组,同时邀请市纪委监委派驻市局纪检组同志全程参与监督指导,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两品一械”流通使用环节交叉检查。

image

image

image

一制定方案,强化组织领导

认真制定了《南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1年“两品一械”经营使用环节交叉检查方案》,市局负责飞行检查全面工作,各县(市、区)局负责配合检查组开展检查工作,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立案查处和督促整改工作。从基层局抽调经验丰富的药械监管人员组成交叉检查组,各检查组按人员专长明确检查分工。

二集中培训,明确检查重点

检查前,市局先行召集各检查员开展集中培训,明确检查目的、意义、内容以及工作要求,对监管知识点和检查技巧进行专门培训,突出民生领域损害群众利益点题整治专项工作,结合中药饮片和疫苗、特殊药品、无菌和植入性医疗器械、儿童化妆品等专项整治,严厉查处相关违法违规行为,督促“两品一械”经营企业落实安全生产及疫情防控主体责任。

三抽查主体,严格执法检查

以问题为导向,从日常监管问题较多,被投诉举报、上一年度被处罚或因违反有关法律法规而受到行政处罚存在质量风险,以及新申办未满一年的企业中抽查被检查对象,每个县(市、区)随机抽取10家被检查单位,以新冠疫苗、退热止咳药、无菌和植入性医疗器械及儿童化妆品等专项品种为重点,检查企业的制度建立、产品购销管理、人员管理、陈列储存等方面质量管理情况,一经发现案件问题线索,立即移交当地局调查处理。

四落实责任,建立长效机制

要求各县(市、区)进一步落实监管职责,坚决采取有力措施,对本辖区内在本次检查中发现违法违规行为的企业予以严厉查处。进行问题清单梳理,督促被检查单位及时整改。深入分析共性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尤其是一些监管老问题,提出可行性的监管措施,切实加强监管。综合运用日常检查、专项整治、飞行检查等多种手段,不断巩固检查成果,构建“两品一械”长效监管机制。

截至目前,共检查“两品一械”经营使用单位100家,其中药品零售企业20家、化妆品经营企业30家、医疗器械经营企业20家,医疗机构30家;发现4个方面24个问题,移送案件线索36起,其中药品13起,化妆品10起,医疗器械13起。


责任编辑:沙鹏成
首页 | 版权声明 |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公共服务 | 衣食住行 | 日常消费 | 图片 | 视频 | 区域

Copyright © 2020-2029 福建新消费 福建消费网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福建联合信实律师事务所 邱兴亮律师
闽ICP备20009188号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10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