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消费网-福建新消费讯 为进一步做好当前稳外贸稳外资促消费(“两稳一促”)工作,确保2021年全省外贸出口突破一万亿元、增长18%以上,实际使用外资368亿元以上、超增长6%的目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两万亿元、超增长8%的目标,提前谋划2022年政策,加强跨周期调节,努力实现明年开门红,9月29日福建省外贸外资(稳价保供)协调机制办公室出台《努力克服疫情影响 进一步做好当前“两稳一促”工作的若干措施》。主要内容有: 一、着力畅通贸易物流。各地要严格按照当前疫情防控相关工作要求,严禁层层加码设限设卡。工信等部门要对外贸企业生产材料跨区运输开具通行证明给予便利。鼓励重点县(市、区)设立专门核酸检测点,为货运车辆驾乘人员提供核酸采样服务,24小时内提供检测结果。交通、铁路、港口、船务等有关单位,要增强我省海上货运、航空货运、中欧班列货运服务出口能力。 二、积极拓展多元市场。各地要积极组织外贸企业参加外贸云展会、第130届广交会、首届中国—东盟网红大会暨“云上闽品海丝行”等活动。各单位要发动企业积极参加第四届进博会,力争本届采购成交金额、金融授信金额超过上届。 三、持续优化信保服务。出口信保等保险机构要通过“资信导航仪”“资信报警器”等线上便捷服务帮助企业开拓市场。实时响应受疫情影响企业需求,对其无法及时申报、限额申请、缴费、报损、索赔等事宜予以适当延期,优先满足其出口前保险投保需求和临时额度追加需求,优先办理相关理赔手续。持续帮扶小微企业,对其通过“单一窗口”投保案件实行快速理赔。 四、千方百计扩大招商。积极参与办好2021年第九届中国企业家发展年会、中外知名企业福建行等活动,依托第四届进博会等平台,健全省市“招商小分队”机制,提升引资实效。对推动重大外资项目落地且符合条件的招商部门给予奖励。 五、建立产业链招商责任制。围绕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等重点产业建链延链补链强链,突出招大引强。紧盯细分领域“隐形冠军”,开展上下游配套项目招商。加强对物流、仓储等制造服务业领域的招商,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对开展产业链招商取得较好成效的商务部门给予资金支持。 六、推动企业增资扩产。持续开展“送政策稳信心,促增资扩产能”专项活动,对外资企业,逐一走访跟踪,在财政支持、信贷投放等方面,实行省、市共同扶持,动员企业以未分配利润转增注册资本,鼓励外资企业将已分配利润更多投向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 七、促进项目转化升级。建立重点外资签约项目月报制度,实行清单化管理。推动已签约项目尽快到资,尽快开工建设。推进百个在谈重大外资项目早签约、百个促到资外资项目早到资。 八、加强引资平台建设。积极争取自贸试验区扩区,探索实施自由贸易港某些政策。加快中印尼等“两国双园”建设,推动成立“福建省亚太经济贸易合作促进会”,积极打造RCEP先行示范区。出台我省开发区管理办法,加快园区标准化建设。推进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与自贸试验区统筹发展。 九、着力扩大汽车消费。2021年底前对在省内汽车销售企业购买新车并上牌的用户给予补贴。举办“全闽乐购·汽车下乡”活动,支持各地组织汽车下乡惠民巡展,鼓励购买新能源汽车,进一步促进新车消费,扩大二手车消费规模。 十、加力稳住重点消费。持续开展“八闽美食嘉年华”线上线下行,争取今年底前在全省范围内打造100家“闽菜馆”。开展“防疫少出门、宅家学闽菜”活动,常态化运营“云餐厅”,满足居家百姓需求。鼓励和支持各地出台住宿业激励政策。促进家电家具家装消费。支持福建老字号做精做强。 十一、大力促进新型消费。升级建设“全闽乐购·汇聚福建”阿里巴巴、广电等线上专区,引导企业利用直播电商、社交电商等新模式,培育更多“小而美”网络品牌。推动生鲜电商、门店到家、智慧商店等新业态健康持续发展。大力发展夜间经济。 十二、优化提升消费载体。持续深化“全闽乐购”活动,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举办国庆线上促消费活动,抓住“双十一”、“双十二”、元旦、春节等重要消费节点,组织开展各类促消费活动。举办第三届商博会,支持各地打造一批大众茶馆、“万福”馆、“福酒”体验馆。加快建设省级示范商圈、步行街、八闽商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十三、支持重点经济平台建设。积极指导、支持中国(福建)茶产业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福茶网)、纵腾集团跨境电商物流平台、1233S2B全球消费品供应链服务平台、朴朴智慧在线购物配送服务平台、石狮青创城国际网批中心(青创网)、福建海丝木材与木制品交易中心平台、莆田智慧能源平台(智慧U站)、福建海上保税加油综合服务平台等重点经济平台发展,给予投资补助、贷款贴息等资金支持。支持福茶网开展“国庆·丰收”系列主题营销活动。 十四、强化商务领域疫情防控和应急保供。发挥省外贸外资(稳价保供)协调机制、省商务厅应对疫情市场保供工作队的作用,指导涉疫地区保障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运输渠道畅通,保障群众需求,保持市场供应、应急储备的有序衔接,确保既“放得开”又“管得好”。突出商场、超市、农贸(集贸)市场、餐饮单位等重点,督促落实消毒、验码、测体温、核酸检测等防控措施。强化海关、边检、口岸联防联控,加强冷链物流管理,设立集中监管仓,落实人、物、环境同防,坚决防范境外输入风险。抓好安全生产工作,落实落细安全防范措施。 十五、加强政策引导和精准帮扶。涉疫地区要抓紧对受疫情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损失进行梳理和全面评估,协调各有关单位,及时解决企业在复工复产、复商复市、畅通物流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加强对受疫情影响企业在减免租金、优化出口退税办理等方面的定向支持,对受疫情影响无法继续履行合同的外贸企业,提供不可抗力事实性证明等相关文件。加强政策落实的指导督促,推动加快兑现“两稳一促”政策资金。 十六、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加强政银企对接,引导金融机构用好国家再贷款、再贴现及我省“商贸贷”“外贸贷”“纾困专项贷款”等金融政策。加大对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外贸外资等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企业信贷支持力度,鼓励予以展期或续贷,缓收或减免利息、服务费。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鼓励推出更多小额度、短期限、多频次、快放款、轻担保的专项融资产品。同时,引导外经贸企业做好汇率风险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