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消费网

“仙境”变“陷阱”?全部是照骗?网友炸锅!小红书道歉了

来源:南方都市报、人民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21-10-18 16:41:28    分享到:

网友吐槽小红书“种草攻略”

近日,不少网友在微博上吐槽知名App“小红书”的“种草攻略”引发热议









网友评论

@又在头脑发热:小红书上有无数个小镰仓哈哈哈

@鋆鹿Cloudeer:我家小县城晚上一亮灯都能说成东方小巴黎

@Lazynoo:我家附近一个废弃矿坑在小红书上是蓝色多瑙湖

@肉丸肉丸瘦不了啦:我家附近河堤旁,被誉为小墨尔本

@_wshuw_:由此可见取景构图调色的重要性

@Linkuma_mushiko:哈哈哈是的,说实话挺佩服他们发现美的眼睛,和创造美的想象力的,普通人眼里懒得看一眼的破草坪,也能被他们创作成花海,让人看着赏心悦目,但是信了跟风去打卡就没必要了

@小苡_Sylvia:也不是这个问题,主要是修图p图拉高了期待值,跑半天到头来只看到一地鸡毛,真的很失落,不能说不美,但是也没必要非要认同这种虚假宣传

小红书道歉

10月17日中午,小红书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声称“我们向用户真诚道歉,不管是经历了失望的用户,还是并没有遇到‘照骗’的用户,我们都真诚道歉。”


全文如下

最近,相信大家看到了吐槽小红书上“滤镜景点”的网络话题。对此,我们秉持“真诚分享,友好互动”的社区价值观,分享我们的反思和动作。

我们看到的事实:

第一, 部分用户在分享过程中的确存在过度美化笔记的情况。比如最近大家看到的案例,大部分都属于旅拍美图,但由于分享者没有明确标明是摄影作品,被作为旅行指南使用。观看者实地探访后出现较大落差,产生了被欺骗的感受。

第二,“避坑”类笔记,应当通过更好的产品机制充分展示给用户,为大家的决策提供更多元的信息。

我们向用户真诚道歉,不管是经历了失望的用户,还是并没有遇到“照骗”的用户,我们都真诚道歉。

《小红书社区公约》有过明确倡议:

请尽量避免过度修饰,尤其是在美妆、穿搭、探店等为他人提供建议的领域。

小红书社区之所以广受欢迎且长期繁荣,核心原因是社区里活跃着一群乐于为他人提供真诚建议和帮助的成员,他们持续不断地分享真实、多角度的内容。人人皆有爱美之心,你可以适度美化笔记内容,但请记住你分享的内容,随时可能会被他人当作决策依据,因此修饰和美化的度,以不产生误导为衡量标准。

我们希望分享者坚持社区公约的准则,同时在小红书内部,已经有多个部门行动起来——我们已经启动了一系列运营活动,鼓励小红书发布者做有用而非美化的分享;在大家搜索某个景点的时候,我们也会提供更丰富的搜索联想词,对“避坑”等内容作更多展示;我们还会尝试推出景区评分榜、踩坑榜之类的产品,便于大家获取更多元的信息。

一句话总结:我们将竭尽全力帮助大家在小红书App获得更全面的信息。

小红书是一个普通人帮助普通人的社区,人们在这里分享自己的日常生活和经验,并且在帮到别人时,获得快乐和满足。这种氛围是我们格外珍视的,也是我们将为之持续努力的。

最后,再次向用户致以最诚挚的歉意,也感谢所有的批评,这些都是我们变得更好的动力。

愿大家来到小红书能够感受,生活有期待,处处有精彩。

专家点评

去年11月,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从2020年全市市场监管系统查办的虚假违法广告案件中选出十大典型案例向社会公布,其中就包括了重庆狂欢乐园旅游有限公司违法广告案。此前,该公司的龙泉谷“天空之境”项目由于宣传图与实际严重不符遭到游客投诉,后被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并处罚款5万元。

南开大学教授马晓龙表示,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实现了营销方式的深度变革,技术进步本身也催生了很多新兴业态,无论是营销本身亦或是对消费者而言都具有积极意义。但如果依靠技术进行过度炒作,甚至虚假宣传、欺诈消费,最终游客会用口碑投票、用脚投票,无论对营销的效果还是景区的可持续发展而言,都不具有积极意义。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需要相关管理部门针对新现象、新问题,尽快出台对网络营销、网络宣传进行规范化管理的制度,从源头上遏制走在违法犯罪边缘的过度宣传、虚假宣传等行为。另一方面,消费者也需要从思想上认识到网络空间的虚拟性,提高网络营销和宣传的辨别意识和辨识能力,不相信、不参与任何存在夸大成分的消费行为,规避可能带来的各种损失。”

来源:南方都市报、人民网


责任编辑:沙鹏成
首页 | 版权声明 |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公共服务 | 衣食住行 | 日常消费 | 图片 | 视频 | 区域

Copyright © 2020-2029 福建新消费 福建消费网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福建联合信实律师事务所 邱兴亮律师
闽ICP备20009188号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10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