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福州中心管委会党组高度重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三次梳理实践活动项目,形成22项为群众办实事的项目清单,明确项目内容、推进举措、完成时限,并对项目实行“三定”管理,即定人、定岗、定分管领导,专门负责。中心大力践行“马上就办、真抓实干”工作精神,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持续开展政务服务进园区(社区)为企业、市民提供全程无偿代办服务,打通服务企业、群众“最后一公里”。 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是创新推出“打包办”服务。在全省率先推出企业、个人全生命周期“打包办”主题政务服务,围绕法人和个人全生命周期每阶段的“一件事”,推行跨部门事项打包联办。企业和个人在办事时,如遇上涉及多个部门、需多次提交材料的情况,将由一个窗口“打包”统一完成受理、发证,且只需一次性提交材料,便可办成“一件事”,变群众办事“多次跑”为“部门跑、数据跑”,提交多套材料为只需“一套材料”。 二是开设“办不成事”受理专窗。全市各级政务服务大厅统一开设“办不成事”受理服务专窗。“办不成事”是指办事群众线上或线下提交办事申请后,未能实现成功受理、成功审批或群众多次到大厅未能解决问题等有关情形。通过设立专窗,紧盯企业、群众各类“办不成事”问题,提升政务服务水平。自开设“办不成事”受理专窗以来,市行政(市民)服务中心已成功解决企业、群众诉求20件。 三是持续为企业减负。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推广信用免抵押贷款服务,工程建设项目投标企业可采用以信用作为抵押的方式,从银行获得贷款用于缴存年度投标保证金,今年已发放免抵押贷款4050万元;推行网上超市信用免保证金制度,采用信用考核的方式取代入驻保证金,今年已减免供应商入驻政府采购网上超市保证金约222万元;推广建设工程电子保函服务,今年投标企业通过应用电子保函企业示范保证金约257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