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消费网

南平市2021年消费维权“成绩单”来了!

来源:福建市场监管 作者: 发布时间:2022-01-26 18:05:13    分享到:

2021年以来,南平市消委会紧紧围绕“守护安全 畅通消费”年主题,积极探索,主动作为,努力调解消费纠纷,化解消费矛盾,营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成效明显。

截至去年12月30日,全系统共受理消费者投诉3067件解决2533件投诉解决率82.59%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07.95万余元

具体成效有哪些?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消费保护升级,诉求更加便捷

去年以来,市消委会组织成员单位通过多种渠道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加便捷的投诉举报服务,使消费者维权更加畅通便捷。

12315“五进”建设持续推进,方便群众就近维权。政和县消委会、市场监管局拨付9万元补助挂点村12315维权服务点工作经费;顺昌县强化培训,提升12315维权服务站点联络员水平。去年受理消费者投诉597件,占全市总数27.86%;“五一”、“十一”期间,武夷山市不仅在主景点增设流动消费维权服务,还新增了2个网商企业12315维权服务点。

新增“ODR” 企业16家,线上直接解决纠纷。“ODR”(Online Dispute Resolution)企业,是指在辖区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指导监督下,通过全国12315互联网平台提供消费纠纷在线解决服务的企业。消费者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直接与企业协商解决消费纠纷,实现“一次也不用跑“。

去年,又有16家具有较强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自觉履行消费维权社会责任的企业加入到“ODR”系统中来。截至目前,全市已开通“ODR”企业35家。

志愿者作用日益凸显,提升维权的广度和深度。市市场监管局积极推进消费维权志愿者队伍建设,积极发挥消费维权志愿者“宣传员”“调解员”“监督员”作用。市食安办印发了《南平市食品安全志愿者服务行动暂行规定(试行)》,建立食品安全志愿者服务长效机制。建瓯、顺昌等地组织消费维权志愿者深入社区、商超,参与问卷调查,宣传消费维权知识,开展商品和服务的社会监督。松溪县市场监管局立足本地区特点和优势,打造了食品安全志愿服务品牌——“湛卢食安卫士”,208名志愿者排查食品安全隐患8次,配合执法30余次,提供食品安全案件线索3起。

image

【顺昌县市场监管局到元坑镇开展食品安全进乡村活动】

投诉办结率高,让居民放心买买买

2021年,市消委会组织成员单位在构建放心消费环境方面不断发力,提升了消费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各级消委会组织受理消费者投诉3067件,解决2533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07.95万元。其中,加倍赔偿37件,加倍赔偿金额2.1万元。

市市场监管局12315平台共受理消费投诉投诉12049件、举报7715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736.83万元,办结率99.19%。其中,受理、处置旅游投诉197件,办结并调解成功177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4.83万元。

全市“一会两站”及“五进”12315服务点受理消费者投诉2143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7.92万元。

2021年8月,市市场监管局还印发了《投诉举报信息分类及共商研判处置工作方案》,现已分析研判各类投诉举报案件2450件,指导县(市、区)市场监管局重新核查4件,“诉转案”立案查处3件。

image

【松溪县市场监管局入户宣传如何防范食品安全隐患及野生蘑菇中毒预防】

倾情护航民生,爱心守护老妇幼

2021年以来,我市各级消委会以守护老人、妇女、儿童消费安全为主题开展系列行动。 

在9月中、下旬的“学生饮用奶”专项监督抽验工作中,南平市抽样主要供应校园奶经营企业13家18批,检验结果均合格;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市教育局,在全市369家公立学校食堂创新打造“阳光餐饮”智慧监管平台,案例获评2020-2021年度全省市场监管系统“智慧监管”最佳案例;持续深化“消费教育进校园”活动。邵武市消委会、市场监管局在试点校举办“消费维权与消费安全知识”讲座,松溪县则将中、小学消费教育读本纳入了各校素质教育课程。

开展“护苗助老”为主题的广告清理整治专项行动,监测“守护夕阳红”广告1181条次、“呵护青少年健康成长”广告1334条次,发现涉嫌虚假广告宣传线索30条,责令整改17件,立案查处13件,罚没8.96万元;走访敬老院、老年公寓、社区活动老年大学26个,较好完成全省城市老年消费状况调查工作。延平区还结合问卷调查工作,印发《警惕保健品市场种种乱象》宣传单,宣传引导老年人科学消费,防范消费陷阱。

image

【武夷山市市场监管局开展消费维权进校园活动

拓宽消保思路,你点我检见实效

去年以来,各级消委会组织成员单位加大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环节的监管力度,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检查、抽检活动,推动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扎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快速落地,惠民举措收获实效。

南平市深入开展农村食品、校园食品、保健食品等专项整治工作,启动“两超一非”“网络订餐”等群众反映集中问题“点题整治”行动。全市累计抽检8917批次,合格率98.8%;检查食品生产经营主体15712家(次),立案查处983件,罚没408.7万元。公安机关立案食品类案件26起,破获9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6人。武夷山市成功创建“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示范县”,推选省级餐饮服务“互联网+明厨亮灶”示范单位30家。

在中药饮片、医疗美容、医疗器械等专项检查中,抽检“两品一械” 675批次,查办案件140件,罚没140.11万元,完成不良反应监测报告3439例。

全市行政执法部门立案查处侵权假冒案件331件,案值78.57万元,罚没266.59万元;公安机关破获案件7件,抓获犯罪嫌疑人17人;检察机关提起公诉案件18件30人;法院审理案件20件36人。    

违法活动,露头就打。配合全市公安机关查办领导组织传销活动案件2起,网络传销案件1起,整改涉嫌网络传销行为1起。市场监管系统查办各类民生领域“铁拳”行动案件717件,移送公安机关15件,罚没2328.97万元。

image

【政和县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对辖区大型商超、酒店开展食品安全监管】

积极守正创新,让社会监督长出“牙齿”

实施消费约谈和消费体察,强化媒体监督,市消委会的做法对企业形成了有效震慑,不仅消费者反映的问题得到解决,还促进了涉事企业和行业消费维权意识和工作机制的提升,同时提升了消协组织的公信力、影响力。

去年,因为消费纠纷集中,一些企业相继被约谈。建瓯市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强买强卖、捆绑销售、虚假广告宣传等问题,约谈了6家相关企业负责人;政和县约谈房地产公司,调解30多户购房消费者的群体投诉,退回消费者预购款370万元;武夷山市组织约谈天驰、南龙网商及相关企业负责人约谈9次,通报企业存在的问题;光泽县消委会根据成员单位检查结果,先后对8家食品、快递、电商企业进行约谈。

去年3月中旬,市消委会组织36名消费者代表参与武夷新区旅游观光有轨电车1号线的消费体察与票价听证活动;政和县消委会会长带领县人大代表、成员单位代表16人,到格绿木业、兴盛优选两家企业实地体验;6月4日,武夷山市12315举报中心组织消费者代表到中国电信武夷山分公司参加消费体察活动。

去年以来,闽北日报、南平广播电视台等主流媒体曝光了我市2020年10件消费维权案例,商标、地理标志侵权典型案例、“铁拳行动”案例、2020年广告违法典型案件、“两品一械”违法典型案例、2021“网剑”行动典型案例等,较好警示了经营者诚信经营、守法经营。


责任编辑:沙鹏成
首页 | 版权声明 |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公共服务 | 衣食住行 | 日常消费 | 图片 | 视频 | 区域

Copyright © 2020-2029 福建新消费 福建消费网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福建联合信实律师事务所 邱兴亮律师
闽ICP备20009188号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10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