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消费网

福州斗门公交场站入选国家级节地典型案例

来源:福州日报 作者:阮冠达 发布时间:2022-03-02 08:51:12    分享到:

近日,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印发《节地技术和节地模式推荐目录(第三批)》(以下简称《目录》),公布6大类型共23个典型案例。其中,福州市斗门公交场站地上地下空间综合改造模式入选典型案例。

福州斗门公交场站入选国家级节地典型案例

斗门立体停车场楼顶。记者 池远 摄

据悉,《目录》包括工业厂房节地技术、基础设施建设节地技术、地上地下空间综合开发模式等。其中,斗门公交场站入选地上地下空间综合改造模式类型案例。

1日上午,记者来到斗门公交场站内,只见公交站分为两个部分,地上共设置5层停车楼,停靠的士、公交车。地下一层及地面部分面向社会开放,停放私家车。

“该公交停车场建于2009年,原为普通公交停车场。随着社会的发展,原有公交停车场已无法满足公交车调度、接驳、维修等需求。台风季更易出现内涝。”市资源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17年,市资源规划局组织对该项目进行改造,由单一的公交停车场变为兼容调蓄池、地下社会停车、公交停车楼等多种功能的综合性公交停车场。

为提升节地效果,市资源规划局推进地上地下综合开发,通过提高容积率,地上停车楼可停车250辆,地下可停放小汽车200辆及非机动车500辆。

同时,市资源规划局综合考虑防涝和公交停车,在地下二至五层设置容量16万立方米的调蓄池。如今,周边涝水可进入调蓄池,洪峰过后再抽排入河,16万立方米的调蓄容量使周边0.46平方公里区域的内涝防治标准从20年一遇提高至50年一遇,充分贯彻了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记者 阮冠达)


责任编辑:沙鹏成
首页 | 版权声明 |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公共服务 | 衣食住行 | 日常消费 | 图片 | 视频 | 区域

Copyright © 2020-2029 福建新消费 福建消费网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福建联合信实律师事务所 邱兴亮律师
闽ICP备20009188号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10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