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疫情发生以来,泉州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始终保持高压态势,统筹执法监管力量,持续加大执法力度,围绕食品安全、价格守法、投诉快处三个关键节点,砌好“保质保量保安全”防护墙,保障市场安全有序。至6日,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共出动市场监管执法人员14462人次,检查各类商家23664户次,立案查处食品药品、价格等违法案件98件。 食品安全 —— 穿插监管 市局抽调15名业务骨干,组建食品安全监管执法特别行动队,采取穿插战术,直达封防控区、飞扑边远县区、驻守源头性批发市场,在源头性批发市场、重点民生供应商超、涉疫场所供餐单位等重要点位巡回监督检查,严格督促各地执法人员和生产经营主体落实监管责任和主体责任,督促食品经营单位落实“验码测温、场所消杀、不聚集、戴口罩”四项防控措施;落实“主体资格合法、进货凭证完整、健康证齐全、核酸检测阴性”四项规范;严格执行“过期变质食品、进货凭证不全食品、订餐单位配送生食冷食、集体供餐未留样送餐”四个严禁;严厉查处“经营来源不明食品、四证不全进口冻品、哄抬价格、无证经营”四种违法行为;推行落实“无接触配送、食安封签、电子支付、临期健康证延长作用(两个月)”四项辅助防控措施,保证各类食品安全到达消费者手中。 图为市场监管人员开展食品安全检查 价格执法 —— 露头就打 加密市场价格巡查抽查频率,利用大数据技术开展价格行为和网络舆情监测分析,密切监控价格异常波动动态,快查快办哄抬价格、未明码标价等违法行为,及时处置公布“86.3元花菜”“某海鲜超市高价蔬菜”等舆情问题,配合公安部门查处并曝光捏造虚假价格信息网络案件,全力维护市场价格秩序。3月13月至4月6日,全市发放价格宣传材料12500份,出动价格检查人员近21000人次、检查各类商户近32400户次,受理涉及疫情防控有关价格的投诉举报件346件,立案查处价格违法案件14件。 图为市场监管人员开展防疫物资和民生商品价格监督检查 投诉受理 —— 应处尽处 全市各地12315平台采取领导带班、接诉员24小时值守制度,及时受理、限时处置各类涉及食品药品安全、价格纠纷等投诉举报件,确保疫情期间“投诉有门、处理有人、维权有效”,截至6日,全市12315热线电话和全国12315互联网平台共接收消费者咨询、投诉、举报16918件,其中接受消费者咨询9914件,已全部答复;投诉4382件,已办结1957件;举报2622件,已办结1418件。涉疫情投诉举报共 971件,其中投诉355件、举报616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