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福建农信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着力满足海洋产业金融需求,助力福建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主要体现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聚焦重点领域,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围绕福建省海洋经济发展和渔业转型升级的重点领域,加强陆海经济带开发业务需求挖掘,重点支持“海上福建”提出的海洋渔业、航运物流、临海装备、滨海旅游等行业,服务好海上粮仓“种—养—捕—加—增”等生产环节。到6月末,福建农信支持海洋经济市场主体近20万户,贷款余额超过276亿元。 二是聚焦客户需求,创新“福海”系列信贷产品。主动减费让利,除减免相关手续费外,结合海洋生产周期和规律等因素,采取灵活用信、还款、计息等方式,推广“冷链物流贷和“渔业养殖贷”等产品,既满足客户资金需求,又降低融资成本,相关贷款利率较去年同期共降低60BP。同时以盘活资源要素为切入点,主动对接政府部门、担保、保险、中介等机构,通过完善流转体系,建立风险补偿机制等方式,推广“海域贷”“船抵贷”等产品,着力解决渔船、海洋使用权等评估难、流转难、处置难问题,提升蓝色金融供给能力。到6月末,全省“福海”系列贷款余额168亿元,惠及超7万家海洋经济主体。 三是聚焦产业发展,探索产业链、供应链金融。一方面,依托核心客户白名单、支小再贷款、纾困贷款等工具,支持海洋产业龙头企业、核心企业等重点群体优化工艺、升级设备,引领相关产业发展。另一方面,创新“产供销+信用+专营支行”服务模式,将金融服务贯穿生产、运输、销售各个环节,在海洋产业较为集中的重点地区,以“区域专、产品专、服务专、科技专、绩效专”为目标,设立蓝色专营支行,打造一站式办贷平台,实现全流程服务,推进海洋产业规模化发展。服务相关产业链、供应链客户超5万户,金额超100亿元,已设立专营支行12个。 四是聚焦诚信文化,打造海上信用工程。在传统信用工程评定基础上,依托大数据分析及多方联动,推进信用渔区、信用海岛等新型载体评定和创建工作。建立信用奖惩机制,对守信主体,实行贷款优先、额度优享、利率优惠的“三优”服务,优化海洋信用环境。当前已创建13个成效良好的信用渔区、信用海岛。 五是聚焦海洋民生,延展农信服务内涵。依托“福农综合战略”,加强与涉渔、涉海部门及渔村双基联动,派驻金融指导员助力渔民增产增收;建设集金融、政务、民生、物流、电商等功能于一体的海洋特色福农驿站,进一步延伸便民服务触角;通过福农e政推进财政贴补资金高效直达渔民,以农信所能,为民生助力。 下阶段,福建农信将全面落实海洋强国、海洋强省战略,主动投身海洋经济发展大局,积极对接海洋重点项目,大力支持海洋特色产业,打造海洋金融专属服务方案,进一步完善全领域、全流程、全链条海洋金融产品服务体系,助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