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电力”指标是衡量城市营商环境水平的重要标尺。厦门市“获得电力”指标获评“全国标杆”、连续四年(2018-2021年)排名省内第一。 根植于“先行先试”的特区窗口,国网厦门供电公司主动对标国内电力营商环境最高水平,打造“EASIER办电”服务品牌,迭代提升一系列服务举措:全国首推1250千伏安及以下外线工程“零投资”政策;国内建立首个电碳生态地图;全省首创“用电工程整体租赁”、全省首创“开门接电”模式、“先导式办电”……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国网厦门供电公司将持续发力,推动电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赋能特区发展,点亮企业发展之路。 创新模式 办电更快 项目建设,用电是第一步。 申请新增4台1000千伏安箱式变压器——2021年11月,国网厦门供电公司同安供电服务中心接到这样一个“巨无霸”级的施工用电申请,“在这之前,同安没有这么大的施工项目用电。”同安供电服务中心副主任叶素娟说。 申请施工用电的,是厦门新能安锂离子电池生产基地项目(一期),这是能源巨头宁德时代在厦门的第一个百亿级项目,也是同翔高新城的重量级项目。“考虑到项目施工用电需求急,且企业刚落户厦门,手续、资料不完整,信息也不确定。我们实施先导式办电,把流程前置、时间缩短。”叶素娟介绍。2021年11月,该项目施工用电4台箱变成功送电,创下了从用电申请到施工用电仅15天的纪录。此后,同片区二期4台1000千伏安施工用电箱变安装工程也在2021年12月3日方案确定后,于12月18日完成竣工送电。 施工用电满足的是项目前期建设需求,正式用电则是项目投产达产的持久稳定能源保障。该项目220千伏专用变电站工程正快马加鞭建设,但时间上无法满足生产线投产的迫切要求。国网厦门供电公司特事特办,为项目量身定制了10千伏电源临时过渡供电方案,于10月30日正式通电,为项目顺利转入产线调试阶段、冲刺年底正式投产提供了可靠有力的供电保障。项目负责人罗金龙说:“有了优质可靠的电能,我们更有信心把项目打造成为新能源产业的灯塔工厂,汇聚起创新链产业链新动能,助推高质量发展。” 数据显示,国网厦门供电公司创新融合“电力+招商”模式,累计实施“先导式”办电1200多项。 快的背后,是自我加压、刀刃向内,是主动求变、勇于突破。今年8月,国网厦门供电公司全省首创“开门接电”模式,率先在集美软件园三期建成“开门接电”示范区,企业落户园区,即实现接电“零距离、零成本、零等待”。作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高压业扩流程对标的试点单位,国网厦门供电公司围绕10千伏典型场景,推出“契约服务”“云预验收”“送教上门”等多项升级服务,推进业扩全面提速。 政策“加码” 成本更低 改革创新,是特区发展的蓬勃动力,敢闯敢试的基因同样刻进了国网厦门供电公司的骨子里。 今年3月7日,厦门市华绿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新变压器正式投用,公司负责人庄先生高兴地说,工程省了不少钱,而且“一趟不用跑”。 让他们享受实惠的,是厦门在全国首推的用电申请容量在1250千伏安及以下的中小微企业外线工程建设“零投资”政策。这项政策实施近两年来,切实为实体经济降本、减负、增效。 国网厦门供电公司成立电力营商环境研究中心,开展营商环境前瞻性研究,累计推动11批共43条举措纳入市级任务清单,政企协同推动多项创新举措落地。 今年,在厦门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财政局等部门再次加大惠企政策力度,明确全市范围、全容量10千伏及以上电力客户外线工程由政府出资,实现客户外接电力设施建设全面“零投资”。 国网厦门供电公司还在全省首创“用电整体租赁”为企业纾难解困。厦门翔安机场施工用电项目大,工期紧,布点多,整个工程需要20多台施工箱变,箱变的运行维护、完工后的资产处置成为困扰。“‘用电整体租赁’模式解了燃眉之急。”项目负责人高臣杰高兴地说,“这一模式从开始的供电方案办理到最后的竣工验收送电全程服务,目前项目已完成9台施工箱变的验收送电,省钱省时还省力,并且,项目完工后设备直接回收,困扰我们的资产处置问题也解决了。”据统计,“用电整体租赁”平均为用户节省时间40%、节约费用30%。 数字赋能 服务更优 创新无止境,服务不止步。国网厦门供电公司以不断迭代提升的服务新举措,给企业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和收获。 厦门太平货柜制造有限公司就从电碳生态地图中尝到了甜头。国网厦门供电公司利用电碳生态地图为其量身定制用能提升方案。企业依据方案启动实施3.91兆瓦光伏项目,预计年发电量可达469万度,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4678吨。“绿电的使用,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生产运营成本,提高了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太平货柜公司总经理潘春凌介绍,公司已成功入选“国家级绿色工厂”。 国网厦门供电公司在国内建立首个电碳生态地图,打通“电-碳-能”数据链条,对重点行业、企业等全社会用电客户碳排放水平及节能增效水平进行精准画像,目前已涵盖厦门全量160余万户用电客户,并实现了每月动态更新,高效服务全社会用能转型。 企业或市民想办理用电、用水、燃气、广电网络报装和过户等业务,不必再分别前往四家营业窗口重复提交申办材料。今年3月,厦门市首批“水电气网”联办专窗正式运营,截至目前,厦门全域已有32个水电气网营业网点和7个市区行政服务中心实现“一表申请、一窗综办”,“i厦门”“网上国网”也实现了“一网通办”。 为推动“最多跑一趟”改革向公共服务领域延伸,厦门还创新电力与政务结合的终端服务,将“网上国网”办电服务融入厦门市“e政务”终端,市民可以通过全市400多个“e政务”自助终端办理办电业务。 技术护航 供电更可靠 持续稳定供应的电能,对企业,尤其是生产线24小时运作的企业来说,重要性不言而喻。 今年6月,在同安区西柯街道一处电杆迁改现场,国网厦门供电公司完成全国首例机器人带电搭接旁路柔性电缆作业项目。原本需要8个人90分钟才能完成的工作,通过机器人作业,4个人60分钟就能做完。 围绕打造供电可靠性示范“金牌名片”这一目标,国网厦门供电公司秉承“不停创,创不停”的创新理念,组建“智慧带电”创新团队,深耕带电作业工具电动化迭代、装备智能化升级、管理数字化转型,全面推进配网不停电作业管理与技术水平提升。 国网厦门供电公司依托不停电专业建立2个技术创新工作室,近年来完成6项发明专利、18项实用新型专利以及2项软件著作,收获包括国网青创赛金牌、全国发明展金奖等在内的各类奖项35项。福建省首台双臂全自主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首台单臂人机协同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不停电作业覆盖面在厦门不断拓展,客户获得感不断提升。 截至10月,国网厦门供电公司已开展不停电作业4741次,不停电作业化率达96.67%,位居全省第一,减少停电时户数12.34万时户。厦门供电可靠性在全国50个主要城市中处于领先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