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龙岩市市场监管局监管人员来到龙岩一中学生食堂,对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示范单位创建情况进行初评验收。记者从市市场监管局获悉,截至目前,全市有982家学校食堂建成“互联网+明厨亮灶”,占全市学校食堂的86.52%。据了解,“互联网+明厨亮灶”智慧型校园食堂是目前全国在学校推行的最高标准。智慧型建设让曾经“闲人免进”的学校厨房重地,通过互联网技术实时呈现,家长、校方、市场监管部门可随时检查,实现最广泛、最直接的监督,可以有效保障学生舌尖上的安全。 近年来,龙岩市把抓好“校园食安”行动,作为开展食品安全“守底线、查隐患、保安全”专项行动的重要措施,发挥市场监管职责,在提升校园食品安全质量水平上持续发力,坚持日常监管、专项整治、多措并举筑牢校园食品安全防线,持续推动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工作再提升。 一、抓自查知敬畏,强化主体责任 一是建立健全学校食品安全制度。学校将食品安全纳入学校安全工作重要内容,严格落实食品安全校长(园长)负责制,配备专(兼)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健全完善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二是压紧压实校外供餐单位主体责任。督促指导校外供餐单位全面分析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食品安全风险,制定科学有效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和风险防控要求,积极建立HACCP或ISO22000体系,逐步通过认证。三是自查整改食品安全隐患。督促学校和校外供餐单位制定并落实食品安全自查制度、自查计划。对自查中发现的食品安全风险隐患,迅速采取整改措施并及时复核整改效果。四是推行大宗食品公开招标、集中定点采购。长汀县、上杭县以肉蛋奶、米面油等食品原料为重点,实行大宗食品公开招标、集中定点采购制度。五是建立学校相关负责人陪餐制度。指导学校制定陪餐制度和计划,明确陪餐人员和要求,做好陪餐记录。 二、抓创新树标杆,构建可追溯体系 一是推进“一品一码”追溯体系建设。“一品一码”信息追溯体系建设是福建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精神,创建“食品安全放心省”的重要手段。2019年以来,“一品一码”工作列入市委市政府“三重”项目化工作落实机制、平安综治、乡村振兴战略等重点工作考核。龙岩市按照“源头可溯、去向可追、风险可控、公众参与”要求,督导学校将食堂全部纳入我市“一品一码”追溯体系管理,并开展 “一证通”试点,提升学校食品安全“一品一码”追溯管理规范化建设水平。截止目前,全市1135家学校食堂7家校外供餐单位均100%注册“一品一码”追溯体系,索证索票和进货查验记录要求严格落实,“一品一码”食品安全信息追溯体系共录入数据630.64万条。二是推动学校食堂“明厨亮灶”提质增效。实施校园食品安全智慧监管,通过将视频信息接入学校、APP以及第三方平台等方式,实现“互联网+明厨亮灶”,推动学校食堂软硬件改造和提升。目前我市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982家,占全市学校食堂的86.52%。三是是开展“互联网+明厨亮灶”示范创建。鼓励学校食堂深入开展省、市两级餐饮服务“明厨亮灶”示范单位创建,2021、2022年省、市级食安专项资金共安排136万元,鼓励学校食堂和校外供餐单位深入开展省、市两级餐饮服务“互联网+明厨亮灶”示范单位创建,以示范引领、带动辐射、整体提高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水平。2021年学校食堂共创建15家省级、51家市级餐饮服务“明厨亮灶”示范单位。2022年有更多的学校食堂加入到省、市级餐饮服务“明厨亮灶”示范单位创建之中。 三、抓执法严惩处,排查风险隐患 一抓专项,加强领导。龙岩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制定《关于开展秋季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采取有效措施完善细化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要求,把开展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整治工作为当前重点工作加以推进。二抓节点,提前谋划。紧盯开学前后两个时间节点,督导各县(市、区)开展开学期间学校食品安全专项检查,严格落实学校食品安全主体责任、部门监督和管理责任。三抓重点,排查风险隐患。中高考前,各县(市、区)加强对辖区内考点学校食堂、校外供餐单位、考生集中接待单位及学校周边食品经营单位等开展隐患排查与整治,严厉查处学校及周边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四是抓抽检,突出检管结合。强化互通协作能力,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抽检监测工作,主要针对学校食堂、校内小卖部、校外供餐单位、校园周边食品经营单位进行抽检,截至目前,全市共抽检573家,覆盖率66.78%,完成校园专项抽检监测任务829批次,其中监督抽检824批次,风险监测19批次,发现不合格3批次,不合格率0.36%。五抓防控,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认真贯彻落实《福建省餐饮服务从业人员佩戴口罩的规定》,引导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养成自觉佩戴口罩的良好习惯。督促指导学校食堂和校外供餐单位严格管控进口冷链食品等重点食品原料,全面落实进口冷链食品“三全、四证”管理措施,严把进口冷链食品防控关。今年来,全市系统出动执法人员3654人次, 共检查学校及周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4350家次,其中检查学校食堂1984家次、学校周边餐饮服务单位1534家次、供校集体用餐配送单位(中央厨房)18家次、供校食品生产企业17家次、学校及周边食品销售单位792家次。排查发现风险隐患226个,查处违法案件34起,罚没13.34万元。全市学校食品安全态势平稳,未发生一起一般以上食品安全事件,未发生一起在学校食堂就餐引发的新冠疫情,有效保障了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四、抓教育提素质,增强守法意识 一是矩阵宣传多元发声。9月6日上午,市食安办组织相关成员单位在万宝广场联合举办“龙岩市食品安全宣传周暨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整治专项行动启动仪式”。推动“五进”乡镇试点活动,各县(市、区)确定一个试点乡镇,由乡镇食品安全办公室负责将宣传手册、宣传海报等资料分发到各个学校,有LED灯的学校均播放食品安全的宣传标语,学校工作群9月5日到15日每天发布1条食品安全知识或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漳平市市场监管局开展进校园上好“开学第一课”活动,围绕“五毛食品有什么危害”“如何发现食品配料表中的秘密”“节约粮食从我做起”等内容,以多样的形式与学生有效互动,向学生宣传食品安全相关知识。二是教育引导双向发力。在完成餐饮服务“百千万”食品安全培训的基础上,持续加强对全市千所学校校长、分管副校长、食品安全管理员、食堂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培训,学校食品安全管理队伍素质明显提升。新罗区市场监管局联合区教育局开展一系列培训活动:2月“新罗区配餐学校食品安全培训会”、5月“中高考期间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保障工作部署会暨食品安全培训会”、 8月“2022年校园食品安全暨疫情防控工作培训会”,深入讲解配餐学校和供餐单位要注意的食品安全风险点、食品安全知识及法律法规。今年全市开展学校食品安全相关培训8场次,培训953人次。三是开展制止餐饮浪费专项行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制止餐饮浪费的重要指示精神,联合市委文明办、商务局、文旅局开展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专项行动, 9月29日市委文明办、市市场监管局、市商务局等多部门在万达广场联合开展“勤俭节约 反对浪费”文明餐桌宣传活动,以培养学生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习惯为目标,以“光盘行动”为举措,重点培养学生文明用餐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引导青少年爱惜粮食,培养节约习惯,制止餐饮浪费。 五、抓联动重服务,形成共治格局 一是代表委员监督。用建议、提案的形式聚焦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问题,提出针对性强、可行性强的建议,助推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二是多方共建聚合力。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特约纪检监督员、行业协会、媒体、消费者代表等社会各界人士参与“餐饮安全你我同查”活动。就群众关注的校外供餐单位及学校周边食品经营单位组织开展突击检查,做到“即查即改、立行见效”。武平县市场监管局精心设计《校园食品安全问卷调查表》,以不记名、不定人群的形式进行问卷调查表,共发放《校园食品安全问卷调查表》350份,更好的了解了各学校的食品安全日常管理及食品安全状况。进一步提升家长和学生满意度,营造“食品安全共治共享”良好社会氛围。三是部门联防联控。市场监管、教育、卫健、公安等部门加强沟通协调,配合密切、多次联合开展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城市管理局积极落实“一校一中队”制度,规范取缔占道经营食品类流动摊点,整治期间共取缔占道经营食品类流动摊贩125起。提升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社会综合治理能力。四是纪检监察联动。与驻局纪检监察组联合开展专项督导检查,发现问题现场能整改的督促其立即整改,其余问题均已要求限期整改。五是校地合作保安全。以乡镇(街道)食安办为单位,由政府统一购买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和因食品安全问题造成损害的受害人的食品安全责任保险为契机,积极开展校园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工作。永定区、连城县实现辖区内所有学校师生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全覆盖。(苏春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