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随着厦门10千伏帝景苑开闭所和民生开闭所恢复送电,福建省首个城市“钻石”配电网示范项目顺利在“筼筜网格”投运,形成了供电高可靠、网架高承载的城市能量配置枢纽。 作为新型电力系统市级示范区,今年以来,国网厦门供电公司坚持以理念领先带动发展争先,立足资源禀赋、产业生态、电网基础和政策机制优势,紧密融入“三大三先”省级高质量发展示范电网建设,启动210个新型电力系统项目,推出一系列先行先试之举,打造高能级配电网。 可靠供电遍及城乡 “钻石”配电网示范项目构建了以开关站为核心主干网、配电室为次干网的双环网高能级配电网架,并配置“光差保护+自愈”功能,实现筼筜网格配电网网架结构再次升级。 “相较传统配网网架结构,‘钻石型’接线可实现400毫秒内完成故障隔离重构,区域供电可靠率将提升至99.999%以上。”该项目负责人谢萍萍介绍。 在厦门市海拔最高、最偏远的山村之一——军营村,气候潮湿、炒茶用电负荷大,每逢制茶季都会给供电可靠性带来不小的挑战。 为保证用电稳定,在毗邻高山茶园的七彩池观光廊道,国网厦门供电公司推动铺设了近千平方米的光伏顶棚,既能遮阳挡雨,还能以低成本进行光伏发电补充。 今年初,一套柔性直流互联系统在军营村投入使用,该项目相当在线路上加装了一个“充电宝”,一旦遇到设备故障、电网波动等情况,可以及时提供应急供电保障。 “在供电部门的支持下,村里的供电容量达3540千伏安,生产生活用电更加可靠。”军营村村委会副主任高建设说,供电质量持续加强,茶叶的品质也稳步提升,“智慧微电网”照亮了高山村的“致富路”。 据了解,厦门供电可靠率连续5年位于全国主要城市第一梯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今年,厦门供电可靠率由去年的99.9944提升至99.9951%,不停电作业化率已达97.82%,同比提升1.15个百分点,位居福建省首位。 电网转型全“数”前进 不烧煤,也没有厂房,“虚拟电厂”平台堪称智能电网的“最强大脑”。自厦门“虚拟电厂”6月7日上线试运行以来,国网厦门供电公司持续完善平台各项功能,于10月18日完成实时需求响应实用化技术验证。 “虚拟电厂”能力不“虚”,它通过对入网可调资源的巧妙“加”“减”法,便可以调节电力供需。“加法”指在社会用电高峰时,利用已聚合的光伏、储能、自备发电机等分布式电源的电力,通过市场手段灵活交易、数字化手段统一调度,提供富余电力;“减法”指引导部分客户主动削减空调、充电桩等用电负荷,向电网提供等效的电力,从而确保用电高峰期间的电网平稳运行。 区别于传统的“一刀切”式“非开即关”的负荷控制,厦门“虚拟电厂”平台可以让可调资源“聪明可控”,实现需求响应、区域精准调控、消纳新能源等功能。 截至目前,厦门“虚拟电厂”平台已聚合社会可调节负荷资源约42万千瓦,占全市最高用电负荷6%-7%。 在年末攻坚阶段,国网厦门供电公司将加速虚拟电厂系统首页优化建设,将原有的云云接入场景由实时资源拓展至约时资源,推进区域自平衡项目落地进度。 作为承载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载体,今年以来,国网厦门供电公司通过“电力+算力”着力打造数字电网,建成新一代变电集控系统,完成102座变电站远程智能巡视建设及实用化应用;建成四个无人机输变配协同自主巡检示范区;深化智能生产管控中心运作,不断增强电力系统“可观、可测、可控”的能力。 “碳”路企业绿色未来 海辰储能是厦门引入的百亿级产业项目之一,目前,海辰储能厦门锂电二期项目正全速推进,预计第四季度陆续实现产能释放。这背后,离不开充足的电力护航。 6月10日,海辰锂电110千伏专用变成功送电,“送电流程需要提供较多资料,一般需半个月,供电公司自我加压、优化流程,短短5天就完成送电手续的办理。”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程经理许武星说。 在金融服务方面,“电力引擎”也不断为城市绿色转型提速。 继去年新型电力系统技术创新基金在厦落地后,在国网厦门供电公司的持续推动下,10月12日,基金项下碳效益挂钩浮动利率贷款的惠企衔接政策出台。 该政策是厦门市深化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的一项全国首创举措,旨在鼓励工业企业主动开展节能减排及碳效益管理,积极参与厦门市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建设,引导金融机构与工业企业共同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促进区域双碳目标实现。 “这个政策能切实带来优惠,虽然我们公司碳管理工作起步比较晚,但我们愿意主动尝试,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政策。”厦门某节能灯具生产商“首尝螃蟹”,新政策一出,便主动要求开展碳数据评测,希望企业获批的2500万元技术创新基金贷款,可以进一步争取到20BP的碳绩效利率下浮。 接下来,国网厦门供电公司将为具有碳减排潜力的企业提供更加便捷、优质的融资渠道,助推实体经济低碳转型升级,促进城市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