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消费网

从中国电信的创新方法论中,解码高质量发展密钥

来源:中国电信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7-29 17:50:01    分享到:

在上海,中国电信助力全球第一艘5G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开启首航;在湖南,中国电信携手三一重工、铁建重工等龙头企业,打造工程基建5G+远程控制协同作业解决方案,钢板被送入到加工完成被送出全程无人;在重庆,中国电信借助物联网、5G+、云计算、大数据、AI、数字孪生等技术,打造出智慧交通“1136”数字产品体系,为城市交通拥堵提供精细化治理方案……

2024已过半,科创成果凸显:中国电信入选国务院国资委2023年度中央企业科技创新优秀企业榜单及2023年度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A级企业名单;由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完成的“下一代互联网源地址验证体系结构SAVA关键技术与规模化应用”“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5G)关键技术与工程应用”两个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优异成绩背后凝结着中国电信科技创新的智慧。

近年来,中国电信全面融入建设数字中国的时代浪潮,坚定不移践行云改数转战略,面向世界一流、面向未来,通过增强在“智云网络”、智能算力等重点方向的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各类首创和领先,为数字中国贡献电信力量。

守正创新,深化科研机制改革

发展新质生产力,核心在于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加速演进,数字技术领域呈现了以人工智能为牵引的5G/6G、量子技术、星地融合等群体性数字技术涌现。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创新要求或将进一步提高。在这一过程中,以中国电信为代表的信息通信企业扮演着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的重要角色。

近年来,中国电信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深化科研机制改革,以创新驱动发展,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2021年,中国电信提出要努力成为科技领军企业和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愿景,并提出了“三步走”路径。第一步是到“十四五”期末,基本建成国家、市场和客户认可、有自身特色的科技型企业,基本实现云网自主可控,把网络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第二步是到2030年,建成科技型企业,云网运营技术领跑全球运营商;第三步是到2035年,实现“三个领先”,进入国家科技创新企业第一阵营,成为科技领军企业。

为此,中国电信不断深化科研机制改革,打造高水平科技创新体系。积极牵头云计算原创技术策源地、云网基础设施安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移动支付产业链链长等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承担国家攻关任务;新设立集团级云计算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强化前沿技术研究;成立数据要素等3个集团级技术创新中心,强化新兴领域应用技术研发。在全国范围内成立7家集团级科技创新示范基地,推动首台套、自研清单成果等落地推广。

同时,中国电信还实施了一揽子科技创新支持政策。从资源保障、考核激励、组织推进等方面,出台研发投入视同利润加回、核心技术突破加分、工资总额单列等20项支持政策,推动更高水平科技创新。三年累计研发投入超过600亿元,复合增长率超过30%。

由表及里,加强技术创新

中国电信积极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提升数字化产品和平台供给能力,加大开放合作力度,不断推动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公开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电信发明专利申请量超5000件,自研IT系统和业务平台占比达45%,同比提高6个百分点。在国际标准化组织牵头立项98项,位居全球运营商前列。

一项项成绩展示出中国电信科技创新的丰硕成果:率先推出手机直连卫星业务,全球首次实现消费类手机直连卫星双向语音通话和短信收发通信服务,入选2023年度“国内十大科技新闻”和“央企十大工程”;牵头统筹未来产业中“下一代光网络”方向,成功实现单波400Gbit/s、传输距离1050km的实验,创造单模光纤实时光传输容量距离的世界纪录;行业内首次提出“基于多模光模块的多代共存50G PON系统演进方案”,牵头完成ITU-T国际标准;云化定制网行业首发基于轻量化云网底座统一承载,自主创新突破5G核心网硬件、虚拟化、应用软件三层解耦网络;全云化5G定制网设备和应用覆盖全国并实现规模部署;5G领域核心技术专利连续两年获得中国专利奖银奖,4G/5G移动通信共建共享关键技术创新与产业化项目荣获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领先科技奖”,承担6G国家重点研发项目,重点布局近域蜂窝融合(PRAN)、空天一体化等关键核心技术,持续进行下一代光通信等前沿技术攻坚。

根深叶茂,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科技成果只有同国家需要、人民要求、市场需求相结合,完成从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的三级跳,才能真正实现创新价值、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注重创新成果的落地应用和价值转化。创新成果不能只停留在“实验室”,更要成为产品和应用,在相关产业落地,开花、结果。中国电信以市场需求为牵引,加强产品和应用融合创新,加速赋能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聚焦打造新质生产力,加快高质量发展。

5G作为一项赋能型技术,只有扩大应用,才能更好实现5G赋能的潜在价值。中国电信依托云网融合优势,积极推进5G与边缘计算、AI、AR(增强现实)等一系列技术的交叉融合,驱动行业升级。如在电力领域,针对当下传统电力巡检效率低下、质量不高、巡检范围有限、无法精准定位等问题,中国电信立足于解决行业痛点、难点,利用5G网络超高带宽、超低时延的优势,部署5G专网、5G无人机、5G智能机器人,通过搭载热成像,声纹检测等模块,联通操作设备,实现巡检数据采集、回传,AI实时分析,对发现问题,结合人工判断,再进行精准处理解决。

依托丰富的云网资源、海量数据和应用场景优势,构建产业数字化发展新模式,中国电信全面推进“5G+云+AI+应用”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积极赋能新型工业化发展,累计打造5G定制网项目超10000个,5G行业应用项目超2.8万个。

同时,积极布局5G-A重点方向创新,推进6G关键技术研发攻关,持续引领超级上行、覆盖增强、共建共享等关键领域标准工作,加强数字平台技术研发与功能迭代,重点打造的110余个数字化平台规模赋能政务、企业、教育、医疗、金融等客户数字化转型升级。

聚焦当下,谋定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载体和主要阵地。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主力军,中国电信明确提出,要助推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电信力量。 (中国电信 叶菁)


责任编辑:沙鹏成
首页 | 版权声明 |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公共服务 | 衣食住行 | 日常消费 | 图片 | 视频 | 区域

Copyright © 2020-2029 福建新消费 福建消费网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福建联合信实律师事务所 邱兴亮律师
闽ICP备20009188号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10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