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守学科培训纪律 共护“双减”成果 ——致全市家长的假期提醒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 五一劳动节、端午节假期即将到来,为切实落实“双减”政策要求,守护孩子健康成长,福州市教育局温馨提示:假期期间,学科类培训“红线”不可触碰,让我们共同抵制违规培训,度过一个安全、充实的假期! 一、牢记政策要求,拒绝违规学科培训 根据中央“双减”政策,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间,严禁任何机构和个人开展学科类培训。 这些“隐形变异”培训要警惕: (一)以“一对一”“一对多”“家庭教师”“高端家政”“AI自习室”等名义开展的学科类辅导; (二)借“游学”“研学”“夏令营”“思维素养”“国学素养”等噱头变相实施的学科类教学; (三)在职中小学教师违规组织的有偿补课活动。 违规培训隐患多:场地隐蔽、师资不明、安全无保障,既违背“双减”初衷,更可能导致退费纠纷、安全事故等风险,务必擦亮眼睛,主动说“不”! 二、理性看待培训,守护孩子成长节奏 校外培训并非“提分必选项”,盲目跟风、过度焦虑只会增加孩子负担。假期是亲子互动、兴趣培养的黄金期,建议: (一)尊重孩子意愿,优先安排体育锻炼、劳动实践、阅读研学等活动,丰富成长体验; (二)如需选择培训,可关注合规机构的科技、艺术、体育、文化传承等非学科类课程,激发多元潜能; (三)拒绝“抢跑式”“填鸭式”培训,让孩子在张弛有度中保持学习热情。 三、选合规机构,守好“缴费安全线” (一)查资质,辨“白名单”机构 一是认准“证照齐全”:办学许可证(含分支备案表)、营业执照(或民办非企业登记证书),并在机构醒目位置公示; 二是官方渠道查询:下载“校外培训家长端”APP,实时检索合规机构,核对教师信息、课程详情及收费标准。 (二)慎缴费,防“卷钱跑路”风险 一是通过“家长端”APP选课缴费,自动生成国家统一的《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明确退费条款; 二是单次缴费不超过3个月或60课时,且总额不超过5000元,拒绝“年卡优惠”“充值返现”等超期超限收费; 三是务必索要正规发票,不向私人账户(微信/支付宝)转账,妥善保存合同和缴费凭证。 四、监督举报,共筑“双减”防护网 若发现违规学科类培训线索,或对机构资质存疑,可通过拨打属地教育局电话查询或举报: 鼓楼区:0591-83353944 台江区:0591-38105835 仓山区:0591-83307681 晋安区:0591-87570736 马尾区:0591-63190293 高新区:0591-62338332 长乐区:0591-28925909 福清市:0591-85232646 连江县:0591-26231228 罗源县:0591-26875035 闽侯县:0591-22071176 永泰县:0591-24830903 闽清县:0591-22313757 假期是孩子调整身心、拓展视野的重要时段,让我们携手落实“双减”要求,拒绝违规培训,用陪伴和引导助力孩子全面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