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与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联合印发《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引导银行业保险业大力发展绿色金融,逐步形成多层次、广覆盖、多样化、可持续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在着力实现“双碳”目标和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时代发展浪潮中,绿色金融成为了推动经济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力量。作为保险业的重要一员,阳光人寿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以实际行动践行绿色金融理念,为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共生贡献力量。 绿色投资 赋能产业升级 在全国多个省市,巨型机械设备正昼夜运转,将普通的空气“拆解”为氧、氮、氩、氪、氖、氙等高品质工业气体。这些气体再通过纵横交错的现场管道及液体供气等方式,将可持续的“工业血液”输向冶金、化工、电子、半导体、光伏、食品、医疗健康、新材料、能源、环保等行业。这些“钢铁巨人”属于一家国内领先的工业气体供应商,其背后正是阳光人寿践行绿色金融的标杆案例——通过股权投资助力绿色产业的高效嫁接。2024年,阳光人寿向该企业投资15亿元人民币,助力企业发展,加快产业升级的步伐。 一直以来,阳光人寿积极发挥保险业长期投资及“耐心资本”的优势,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产业等重点领域投资力度,助推国家新质生产力发展,为经济社会绿色发展活力奔涌提供有力、有效的金融服务支撑。公司将ESG理念深度融入投资全流程,践行负责任投资,不断提升可持续投资的业务能力与投资力度。立足保险资金长期优势,制定科学合理的可持续投资策略以及可持续投资规模稳定增长的发展目标,坚持将ESG因素纳入投资尽职调查、合规审查、投资管理等环节,多维度提升可持续投资的专业能力与工作成效。 近年来,阳光人寿通过股权投资服务国家战略、支持产业升级和经济绿色化转型发展,支持培育相关企业发展;积极认购地方政府债和公用事业类企业发行的绿色债券、转型债券和可持续债券,推动生态环境友好型基础设施建设,助力地方绿色转型。截至2024年末,阳光人寿可持续投资余额为503亿元,较2023年末增加48亿元,重点布局工业创新、基础设施绿色升级、健康福祉等领域,其中绿色投资余额为167亿元。 科技驱动 实现运营绿色转型 在运营方面,阳光人寿以数智化驱动绿色升级。围绕投保、核保、保全、理赔等关键服务环节,优化业务流程,健全绿色保险服务体系。推广电子材料,减少纸质打印,实现业务高效与环保双赢。截至2024年底,电子保单覆盖所有客户,减少近500万份纸质保单打印及配送,节约A4规格纸张约1.15亿张。核保推进体检全流程无纸化,保全和理赔实现全流程线上化,线上保全使用率97.72%,理赔线上申请率99.60%。 在公司的日常管理方面,阳光人寿从细微处践行绿色办公理念,用“微行动”汇聚“大能量”。例如,公司落实绿色能源采购,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例;发起《关于落实绿色办公的倡议书》,将每年8月定为“绿色办公活动月”,将“节约每一度电、每一滴水、每一张纸、每一件办公用品”的节能环保理念融入日常办公行为,最大限度降低办公经营对环境及天然资源产生的负面影响。 顶层设计 筑牢发展根基 从业务到自身运营,一切的绿色行动来自公司顶层设计的转变。自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五篇大文章”后,阳光人寿迅速将双碳目标与绿色金融等重大决策部署深度融入发展战略,构建了“董事会战略决策、管理层统筹推进、执行层专业实施”这一层次分明、完整高效的ESG管理架构,推动公司绿色金融工作不断向着更加标准化、体系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制定并下发了一系列推进绿色金融发展、绿色办公、绿色和可持续投资等相关工作的制度规范和实施方案,修订完善绿色金融中长期发展目标与任务规划。将绿色金融、乡村振兴等涉及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指标纳入公司整体及高管考核,形成“目标明确、责任到人、动态监控”的管理闭环。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管理与目标指引,才勾勒出阳光人寿的绿色实践。 展望未来,阳光人寿将始终坚守绿色发展初心,贯彻监管政策要求,发挥保险保障和资金运用专业优势,优化绿色金融工作机制,加快低碳转型步伐,为实现“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目标贡献力量,与各方共创和谐共生、互利共赢的美好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