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类及肉制品是日常饮食中重要的营养来源,但若选购或储存不当,可能存在食品安全隐患。为保障消费者肉类消费安全,福清市市场监管局为您提供以下消费提示: 选购环节:认准正规渠道,注意“三看” 1. 看供应商资质 消费者应选择证照齐全、进货渠道正规、供应商资质齐全、肉品质量有保障的超市、农贸市场或肉类专营店等经营单位购买肉类产品。避免在流动摊贩等无资质场所购买,以降低购买到假冒伪劣或不合格产品的风险。网购畜禽肉类产品时,也应选择正规平台,并关注商家的食品经营许可证及产品信息。 2. 看感官性状 新鲜肉类:表面应有光泽,肌肉红色均匀,脂肪洁白,外表微干或微湿润,不粘手,按压有弹性,无明显异味。 图源:福建市场监管 3.看证件标识 (1)查看“两单两章”:购买生鲜猪肉时,注意查看是否有动物检疫合格证明、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明、生猪滚筒式验讫印章、肉品检验合格章。 图源:北碚食品药品监管 (2)预包装肉制品:包装完好、标签清晰,标注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配料表及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等,避免购买“三无”产品。 无标签信息(图源:山东市场监管) (3)进口肉类:有中文标签及《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 储存环节:分类存放,避免交叉污染 1. 生鲜肉建议在0~4℃冷藏保存,尽快食用完毕;如需长期保存,应分装后冷冻保存,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常温下。 2. 熟食、火腿等肉制品开封后需密封冷藏,并尽快食用。 3. 生、熟肉分开存放,避免细菌交叉污染。 加工环节:充分烹饪,注意卫生 1. 处理生肉前后需洗手,刀具、砧板及时清洗消毒。 2. 烹饪肉类时要彻底加热,确保中心温度达到70℃以上(尤其是烤肉、涮肉时)。 3. 避免食用未熟透的肉制品(如生腌、半熟肉类),防范寄生虫风险。 特殊人群与健康提示 1. 适量摄入: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日畜禽肉摄入量控制在40~75克。 2. 高血压、高血脂人群应减少高盐、高脂肉制品的摄入。 3. 谨慎选择“低价促销肉”,警惕变质或掺假产品。 谨慎购买低价肉类产品 1.警惕价格异常:若肉类产品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需谨慎购买,避免购买到病死、毒死或来源不明的肉类。 2.拒绝私屠滥宰:切勿购买未经检验检疫的私自屠宰肉类,此类产品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维权提醒 1.保留凭证:购买肉类产品时,务必索要并保留购物小票、发票等凭证,以便出现问题时维权。 (图源:山东市场监管) 2.及时维权:如发现肉类产品存在质量问题或可疑情况(例如发现肉品颜色异常、异味、包装破损、未经检验检疫等),请及时拨打12345、12315投诉举报热线。 科学消费,健康生活!关注福清市市场监管局微信公众号,获取更多食品安全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