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消费网

投保风险提示

来源:福建新消费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9-04 15:12:07    分享到:

为帮助您理性投保,有效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在购买保险产品时,请务必关注以下核心风险:

一、产品认知风险:看清条款,勿信“口头承诺”

明确保险责任:投保前需仔细阅读保险条款,清晰了解产品保障范围(如寿险通常保障身故/全残,医疗险仅报销符合约定的医疗费用,并非“所有疾病都能赔”),避免因误解保障内容导致后续理赔纠纷。

重视责任免除:条款中“责任免除”部分明确了保险公司不赔付的情形(如未如实告知既往病史、故意行为导致的事故等),需重点关注,避免投保后因免责情形拒赔而产生争议。

拒绝口头承诺:业务员的口头承诺(如“缴费期满能退本金”“生病就能赔”)若未写入条款,不具备法律效力,切勿仅凭口头描述投保,需以保险合同文本为准。

二、投保流程风险:如实告知,确保信息真实

履行如实告知义务:投保时需按要求填写健康状况、职业、财务情况等信息,若隐瞒或虚假告知(如隐瞒既往重大病史),保险公司有权在理赔时拒赔或解除合同,已交保费可能无法退还。

亲自完成关键环节:投保单签名、电话回访(银保监要求的“双录”或电话确认)需本人操作,切勿由他人代签或代答,避免因“非本人意愿投保”引发合同效力争议。

三、费用与退保风险:理性评估,避免损失

明确缴费与保障期限:确认年交保费金额、缴费期限(如10年交、20年交)及保险期间(如定期寿险、终身寿险),避免因无力持续缴费导致保单失效,或误解“缴费期”与“保障期”(如缴费19年不代表19年后就能领钱或退本金)。

知晓退保损失:中途退保将按“现金价值”计算退还金额,通常远低于已交保费(尤其是投保前几年),需提前评估退保的经济损失,避免因冲动退保造成资金亏损。

四、外部陷阱风险:警惕“代理退保”“高收益”骗局

 远离“代理退保”黑产:切勿轻信网络平台(如抖音、微信)上“全额退保”“挽回损失”的广告,此类机构多收取高额服务费(20%-50%保费),还可能教唆伪造证据、恶意投诉,导致您面临法律风险(如涉嫌保险诈骗),且保单失效后会失去保障。

不被“高收益”误导:部分产品(如分红险、万能险)的收益存在不确定性,需理性看待“预期收益”,避免将保险产品等同于理财产品,忽视其核心保障功能。

五、维权渠道风险:选择正规途径,拒绝非法干预

若对产品或销售过程有异议,应通过保险公司官方客服、线下网点协商,或向银保监部门提交合规投诉材料,切勿通过第三方“维权机构”干预,避免个人信息泄露、财产受损或陷入法律纠纷。(中国人寿寿险福安市支公司 阮小萍)


责任编辑:沙鹏成
首页 | 版权声明 |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公共服务 | 衣食住行 | 日常消费 | 图片 | 视频 | 区域

Copyright © 2020-2029 福建新消费 福建消费网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福建联合信实律师事务所 邱兴亮律师
闽ICP备20009188号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10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