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网沙县区供电公司成功将无人机雷达激光建模技术引入配网运维工作,对辖区10千伏线路开展雷达激光建模与综合检修工作,标志着该公司在配网运维智能化与数字化转型方面迈出了关键一步,为保障区域供电可靠性提供了技术支撑。 据了解,无人机雷达激光建模技术通过无人机搭载雷达激光设备,可快速生成线路及周边环境的高精度三维立体模型,精准识别线路通道内的树障、交叉跨越等隐患点,为运维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当天,国网沙县区供电公司夏茂镇供电所技术人员通过无人机逐基扫描,仅用1小时即完成约6公里线路的三维建模,快速定位树障隐患17处,并生成可视化报告,为清障作业提供了精准“导航”。 清障作业中,工作人员根据模型数据划定重点区域,针对性开展通道清理,有效减少传统人工踏勘的盲区与重复作业,清障效率提升50%以上。同时,通过模型分析,提前发现并处理多处隐蔽性隐患,有效防范线路跳闸风险,保障了居民用电安全。 “以往配网清障主要依赖人工巡查,耗时费力且难以全面覆盖。现在通过无人机雷达激光建模,隐患识别更精准,运维效率显著提升。”夏茂镇供电所技术负责人表示。此次是沙县公司首次将输电领域先进技术拓展至配网应用,开启了配网运维智能化新模式。 下一步,国网沙县区供电公司计划将无人机雷达激光建模技术常态化应用于线路巡视、故障快速定位、防山火监测等场景,助力构建“隐患可视、风险可控”的智能运维体系。同时,将持续深化供电所与输电专业的技术交流,推动更多数字化工具在配网管理中落地应用,为建设坚强智能配电网、服务乡村振兴提供坚实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