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决策部署,扎实推进省委、省政府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福建省市场监管局立足实际,联合省委金融办等16部门印发《福建省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精准帮扶实施方案》,聚焦个体工商户全生命周期发展特点和突出诉求,加强政策供给和梯次帮扶培育,2024年度首批认定892户“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这些个体工商户或深耕传统技艺百年传承,或勇立数字经济潮头,或以匠心铸就品质口碑,或凭创新开拓市场。 为切实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在福建省第四届“个体工商户服务月”期间,福建省市场监管局特别策划推出【“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风采巡展】系列专题活动,将每周精选来自全省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名特优新”代表,深度讲述他们的创业故事、经营之道与匠心传承。 福建省“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风采巡展(一) 知名类 “知名”个体工商户是指:产品和服务质量好、诚信经营、有一定品牌影响力;在县级及以上行政区域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或知名度;拥有商标品牌且有一定知名度;在“小个专”党建方面获得过表彰奖励等。 本周,我们重点聚焦“知名类”个体工商户的奋斗故事。 林禹 连江县黄岐林禹鱼丸店 鱼丸在连江县是宴请宾客的上等名菜,有着“无鱼丸不成宴席”的传统习俗。连江黄岐鱼丸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林禹于1990年创办连江县黄岐林禹鱼丸店,从业三十几年,始终坚持“新鲜深海鱼打造鲜鱼丸”的品牌概念,秉承以“质量为中心,诚信为根本”的经营理念,致力于打造非遗鱼丸传承人的金字招牌,保留传统古法制作技艺,将地方性,区域性和当代非遗文化的价值,与古法制作技艺,匠心精神的文化生命力延续与弘扬。 连江县市场监管局积极推进“党建+”工作模式,充分发挥“小个专”党建工作指导站作用,将党建工作与市场监管业务深度融合,精准施策,提供证前指导、政策法规咨询等,提升品牌知名度与美誉度;积极优化各项服务,深入商户指导建立标准化生产流程、搭建产销平台,在保障鱼丸品质前提下,不断拓宽销售渠道,让连江传统美味更好地走向市场、服务消费者。通过品牌培育、质量把控、市场推广等帮扶政策,大力支持非物质文化工艺传承和品质提升,激发市场活力,推动连江特色美食在更广的领域绽放风采,让“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走得稳”“行得远”“做得强”。 2022年1月,黄岐林禹鱼丸店荣获“省级党员诚信示范店”称号。2023年3月,荣获“全国先进个体工商户”称号。 王瑞祥 厦门市集美区味友饮食店 集美是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的故乡。受“嘉庚精神”影响,王瑞祥于1993年创办了味友餐饮店。在王瑞祥31年艰苦创业过程中,他发挥个人烹饪特长,开发许多乡土风味的菜肴应市,其中鸭肉面线被中国烹饪协会评为“中华名小吃”。味友也获得了“中国餐饮名店”、厦门老字号、厦门“名店名厨名菜”等多项荣誉。个人也多次获得省级“文明诚信个体工商户示范户”、福建省好人榜、中国餐饮优秀企业家、厦门市“新乡贤”等殊荣。目前味友餐饮店已从一家小餐饮店发展成为拥有12家门店、3万多平方米经营面积、500多名员工的知名连锁门店。 集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持续关注其发展,在质量提升、品牌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助力味友打造更响亮的餐饮品牌。2016年,王瑞祥获评全国先进个体工商户。2025年荣获第六届全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在嘉庚精神鼓舞下,王瑞祥始终不忘自己的社会责任,坚守“诚信守法、文明经营”的金字招牌,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支持社会活动,连续多年向困难户赠送“年夜饭”,慰问乡村老人,用实际行动传承和发展闽南传统餐饮文化。 陈国荣 漳州市芗城区古早味阿国面煎粿店 面煎粿是漳州比较有地方特色的小吃品种之一,在漳州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古早味阿国面煎粿店就是经营面煎粿的小吃名店,现在掌管面煎粿生意的是第三代掌门人陈国荣和他的夫人宋瑞连。阿国面煎粿口味纯正,酥脆香甜,深受食客喜爱。在陈国荣夫妻俩的执着努力下,这道原本在漳州快要失传的手艺被重新激活,以陈国荣小名命名的“阿国面煎粿”先后被授予“漳州名小吃”“福建名小吃”及“中华名小吃”荣誉称号,阿国面煎粿店被认定为“福建小吃名店”,并荣获中国地域十大名小吃代表品牌,这也是漳州唯一一家获得此项殊荣的小吃。漳州市芗城区市场监管局对“古早味阿国面煎粿店”开展食品安全专项帮扶。执法人员上门指导原料索证索票规范,优化加工制作流程,督促落实卫生消杀与从业人员健康管理。既筑牢传统美食安全防线,又助力老味道留住烟火气。 CCTV-4《远方的家》《美食中国》、CCTV-7《农广天地》、CCTV-10《家乡至味》栏目摄制组先后拍摄面煎粿的制作并在央视播出,阿国面煎粿名扬海内外,陈国荣则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漳州面煎粿传统制作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 吴汉走 晋江市安海镇鸿盛果蔬综合场 晋江市安海镇鸿盛果蔬综合场始建于2003年,场长为吴汉走先生。吴汉走作为一位土生土长的晋江人,有着数十年的果蔬销售、种植经验。1978年,吴汉走开始全国收购优质水果销售,成为本地的“水果大王”。受到农地闲置的触动,吴汉走决定承包农地,学习农业知识,在晋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证照帮办”等政策扶持下,成功取得生产经营资质,并组建科研团队,培育优质水果。自2003年引进优质番石榴品种以来,晋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主动指导经营户开展标准体系建设,协助联系福建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华侨大学、泉州农科院研究所专家建立技术指导机制,累计申报获批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28项,获评国家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省生态农业示范基地、省巾帼示范基地等近百项荣誉。 傅妹妹 尤溪县熹小灶小吃店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美食不仅仅是一种情感寄托,更是一种传统文化名片。尤溪县熹小灶小吃店创始人傅妹妹几十年来一直坚守在餐饮之路,在2010年创建了闽熹园餐饮连锁品牌,其中乐宴闽熹园、古街闽意园、喜小灶、意园小灶等店是当地特色餐饮代表,先后获得县级、市级健康餐厅等荣誉。 尤溪县市场监管局在个体工商户经营过程中积极靠前服务,协助办理食品经营许可,上门开展食品安全、明码标价、广告宣传等方面的免费培训与现场指导,主动指导消费维权相关法律知识与处理方法,帮助排查风险隐患,为其品牌化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傅妹妹一直向下扎根传统,向上绽放创新。她从祖辈传承的九糜咸饭制作技艺,不仅在当地广受好评,并在2024年申请了县级非遗美食文化保护,为当地美食文化的传承贡献力量。 凌盛 莆田市荔城区黄石镇丽辉食品加工坊 莆田,一座文化厚植的名城,手工线面(妈祖面)作为其极具特色的手工瑰宝,自宋代传承至今,岁月悠悠,已历数百年。其制作工艺繁杂精妙,搅拌、醒面、开条、搓面、盘面、拉面、折面等十几道工序,环环相扣,每一步皆需精研细磨,方得线面之神韵。制作时长更显其艰辛,从凌晨一两点起始,直至午后,十几个小时的精雕细琢,且极度依赖晴朗天气,诸多限制令传承者渐稀。 凌盛与爱人,深怀对传统的尊崇与延续之心,于2019年创立丽辉食品加工坊。创业伊始,艰难险阻重重,数月间,困境如潮,未知磨难纷至沓来。然而他们以不屈之志,坚忍不拔,于困境中砥砺前行。在关键阶段,市场监管部门主动靠前服务,在产品质量、商标注册等方面精准帮扶,终使加工坊柳暗花明,所制手工线面品质卓绝,获大众盛赞。2022 年,通过全程协助商标查询、梳理申报材料、对接注册流程,成功指导其注册“埭林氏”品牌,让手工线面有了专属品牌标识,显著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开启新的辉煌篇章。2024年,丽辉食品加工坊入选莆田市食品加工小作坊规范化试点,为莆田美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奉献磅礴之力。 张能贵 建瓯市爱都男装店 张能贵从2002年开始从事服装经营,从最初只有一家门店开始,建瓯市市场监管部门就与之结下了不解之缘。工作人员从最初的上门走访,宣传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再到在日常经营为其提供各类经营建议,指导其诚信经营。最终,凭借诚信经营的口碑、优质服务的理念、成熟的经营模式,热情服务于消费者,逐渐发展成拥有13家品牌连锁店。 他不仅在商业上取得了成功,更在社会责任上展现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建瓯市市场监管部门和个私协会党组织的引领下,于2011年6月正式成为一名中共党员。入党后,他以实际行动践行党员模范带头作用,许多员工和同行业经营者在其影响下,递交入党申请。经建瓯市委组织部批准,2013年10月成立的建瓯市第一家小微企业独立党支部,由张能贵同志任支部书记。 诚信经营,劳动致富而不忘奉献社会,热心公益,是张能贵的优良品格,他积极组织和参与各类社会公益事业,2006年5月,组织商户开展“春蕾助学活动”,共筹集了14000多元,资助8位自强不息、勤奋刻苦却面临失学的学子渡过生活难关,圆上求学之梦;2008年5月四川汶川发生地震,张能贵第一时间号召同行业和周边的商户向灾区灾民捐款捐物,在他的带动下,共为灾区捐款3万多元;2018年以来,他每年参与捐款捐物,慰问贫困家庭和学生。 近20年来,张能贵的善举,不仅帮助了需要帮助的人,更激励了更多的人参与到公益事业中来,先后获得“文明诚信个体工商户”“福建省百家文明诚信个体工商户”“文明经营户”“党员示范经营户”“党员先锋岗”等多项荣誉称号。 陈伟民 漳平市新拱桥番鸭馆 漳平市拱桥番鸭馆始创于1993年,创始人陈建欣携两代人深耕三十余载,从小店逐步壮大,凭过硬品质成为当地餐饮标杆。其独创招牌“拱桥番鸭汤”,精选本地番鸭,以传统秘方慢熬,汤色清亮、肉质鲜嫩,风味独特且回味无穷,深受消费者青睐。 在品牌成长路上,“拱桥番鸭馆”的每一步跨越,都离不开市场监管部门“管家式”的暖心帮扶,在品牌培育与商标申请环节,市场监管部门精准助力,为品牌发展按下了“加速键”,先是根据餐饮行业特性,结合番鸭馆的品牌定位,协助他筛选商标类别。随后,指导其梳理申请材料,确保提交的材料符合法定要求。经过多方努力,“拱桥番鸭馆”商标成功注册,为品牌建设与知名度提升奠定基础。陈建欣感慨道:“没有市场监管部门的帮助,我们很难这么顺利地拿下商标,这不仅是一块‘招牌’,更是品牌发展的‘定心丸’。” 凭借实力,番鸭馆屡获荣誉:2012年“拱桥番鸭”获评“福建特色菜”,2021年跻身“漳平老字号”,2022年登上央视“生财有道”节目。陈建欣始终坚守“质量第一,信誉第一”,以“漳平老字号”为依托,创新经营模式与制作技艺,还通过授徒传艺培养餐饮人才,持续推动“拱桥番鸭”品牌发展,让特色美食飘香更广。 王业强 宁德市蕉城区蕉南研味蛋糕店 大学时,烘焙于王业强夫妇而言,是感受面团在手中揉搓,奶油在裱花袋下成型,是课余围在烤箱前的纯粹热爱。毕业后,怀揣这份热忱,王业强夫妇系统研习烘焙技艺,2014年研味蛋糕店应运而生,成了他们梦想的萌芽地。 每日破晓,王业强夫妇就投身厨房,现做面包、精调甜品,用新颖样式和新鲜食材,迅速俘获一众食客味蕾,口碑如涟漪般传开。可安逸的小店日常,让年轻的他们心生“暮气”,2019年王业强夫妇选择了扩店升级,命运却猝不及防带来难题,疫情席卷,客源锐减,店铺深陷亏损泥沼。曾热闹的大店,只剩夫妻二人咬牙苦撑。就在最艰难的时刻,蕉城区市场监管局主动伸出援手,通过解读小微企业扶持政策、协助申请税费减免,缓解经营资金压力;指导优化“明厨亮灶”、规范进货与过期食品台账,筑牢食品安全防线;协助开通外卖、规范线上定价与宣传,拓展销售渠道。政策精准帮扶加上夫妻二人努力,小店终熬过寒冬。 2023年,研味重新出发,以全新的姿态迎接新老顾客。二楼的创意融合料理在精心筹备后惊艳亮相,一楼经典烘焙持续飘香,老客欣慰回归,新客纷至沓来。诚信经营是不变信条,食材严选、分量不减;用创新作为发展利刃,紧跟大众口味变迁。过往艰难,皆是勋章,未来,小店也定将在热爱与坚守中,一路生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