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消费网

国网福建电力扎实推进公司对口支援龙岩市新罗区振兴发展工作

来源:国网福建电力     发布时间:2025-09-23 17:52:37

在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能源互联网产业园里,储能设备企业车间的工人忙着生产;油茶林间,沉甸甸的果实挂满枝头;电力安全教育科普馆里,研学的中小学生争相体验互动设施……初秋的新罗,处处涌动着活力与生机。

  新罗区地处福建西部,是革命老区、原中央苏区重要组成部分。2021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新时代中央国家机关及有关单位对口支援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工作方案》,其中,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对口支援新罗区。在这片红土地上,一场围绕振兴发展的支援帮扶就此展开。

  国家电网公司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企业宗旨,充分发挥行业优势,抓好对口支援各项重点任务,印发工作方案,在强化供电保障能力、服务重点项目建设、推动能源转型升级等方面协同发力,已先后选派三任对口支援干部到新罗区挂职,推进对口支援工作高质量高水平开展。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相关部署,依托属地优势,全力推进电网和服务升级,助力打造能源互联网产业园、电气化小镇,推动帮扶项目和重点任务落地见效。

电力装备制造聚企成“链”,发展装上新引擎

  1927年,闽西大山里,原中央苏区第一个红色兵工厂锻造的土炮顺着崎岖山路被送往前线。近百年后的今天,同一道山梁下,新罗区未来城的能源互联网产业园里,一台台电力装备下线包装,被运往全国各地。

  国网福建电力对口支援新罗区第一任挂职干部谭骞初到这里时,未来城还在基建阶段,工地上机械轰鸣。他在笔记本上抄下红色兵工厂的史料,也写下了对口支援的思路:“我们要发挥行业优势,帮老区打造产业发展新引擎。”

  谋准路子,才能找准法子。新罗区机械装备产业基础深厚,入选福建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工程机械、应急抢险救援装备两个产业链稳步发展。

  携手国家电网,新罗区政府将目光投向能源互联网产业,着力将电力装备制造培育成第三个产业链。国家电网公司与新罗区政府协同制订《新罗区能源互联网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0)》,明确了发展思路——以能源互联网产业园为新引擎,也确定了筑巢引凤、聚企成“链”的发展路径。

  国网福建电力积极牵线搭桥。谭骞带队奔波于省内多家企业之间,白天黑夜连轴转。他挂职期满时,产业园建起16万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环保型电缆生产项目入驻,实现新罗区电力装备龙头企业零的突破……

  一任接着一任干。2022年5月,对口支援新罗区第二任挂职干部田峰来到这里。20余次带队赴北上广、长三角等地招商引资,10余次走访调研公司系统相关产业单位……田峰挂职的两年时间,产业园标准化厂房面积扩大1倍,19个生产性项目签约落地,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

  以金融力量扶持产业发展,国网福建电力还推动新罗区与国网英大产业基金、龙岩投资集团成立10亿元的产业基金。

  福建龙特电子设备有限公司就是通过产业基金入驻的企业之一,主要生产储能高压箱、直流汇控柜等产品。“2024年,企业一期项目投产,年产值突破5000万元。今年8月,二期项目投产,新增两条生产线。年内一家上游供应商也要入驻,物流成本能省不少,产业链正在一步一步聚起来。”企业相关负责人俞世豪对发展信心满满。

  对口支援新罗区第三任挂职干部梅文明见证了龙特电子、闽电盛元等项目的投产见效,也在着力延伸这条“链”。2024年5月以来,梅文明任新罗区委常委、副区长,坚持高质量招商引增量、提升核心竞争力发展存量,牵头推动公司直属战新产业智能电表生产线项目、配网作业一体机科技成果产业链转化项目落地,协调中国电气装备集团天宇电气智能设备生产线项目与新罗区政府签约……目前,产业园新增8个优质项目,签约金额超11亿元。

  “产业园正在配套建设产品检测、试验、仓储中心,不断补齐、延伸产业链。对口支援以来,产业园累计招引项目26个,总签约投资额超80亿元,累计投产企业14家、重要项目3个,新增培育规上企业7家,新罗区电力电气装备产业总产值已突破30亿元,年度产值税收创新高,国家电网对口支援新罗区振兴发展已进入效益加快释放新阶段。”梅文明说。

  “招商”更要“安商”。国家电网公司累计投入超52亿元持续完善龙岩电网,其中新罗区电网建设投资超12亿元。“龙岩供电公司积极服务相关政策出台,全面压缩客户办电时长和成本。”该公司总经理林惠文介绍,2021年以来,新罗区累计投产35千伏及以上电网项目12个,新增变电容量59兆伏安,供电保障能力全面提升。

  如今的产业园,正朝着智慧能源示范园和百亿电力电气装备制造集散地的目标快速发展。园内,屋顶光伏已成规模,智慧能源平台实时监测分析碳排放、清洁供能等信息。通过绿色用能和智慧管理,园区每年可减少碳排放量1.7万吨。

油茶加工产业升级,贴心服务助增收

  新罗山区,油茶林郁郁葱葱。记者在白沙镇罗坪新村见到油茶种植大户詹建辉时,他正在地里给树苗除草:“我上半年流转200多亩林地,种了省林科院的新品种,亩产能从6斤增加到18斤。”

  2024年年底之前,詹建辉和村里大多种植户一样,用祖辈传下来的老法子榨油。“半夜就得起来,把油茶籽倒进石槽,一锤一锤砸,时间久了累得胳膊都抬不起来。”詹建辉说。

  2024年12月,白沙电气化小镇重点建设项目——电气化公共榨油中心投产,为种植户免费榨油,把剩下的茶麸加工成香皂、洗发水等产品出售。

  詹建辉第一时间拿着油茶籽来到榨油中心。尝到“甜头”后,他又流转林地种上新品种。“每百斤油茶籽能多榨5斤油,榨油中心还管寄卖,让我多挣了不少钱。我在树下套种南瓜、西瓜等蔬果,油茶成长期内也有收入。”詹建辉说,“供电公司的服务很实在,很快就要新架线路,还要帮着我给地里装喷灌设备。”

  白沙镇是新罗区面积最大的乡镇,也是福建省首批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镇之一。借力对口支援,新罗区政府在白沙镇试点打造电气化小镇。国网福建电力联合厦门大学完成“白沙镇乡村振兴发展规划暨电气化小镇建设方案”,立足当地资源禀赋,推动乡村特色产业转型升级。

  白沙镇油茶种植面积1.5万亩,种植范围覆盖31个村。油茶产业是该镇的特色产业。

  如何把特色做成优势?

  对口支援干部、供电员工联合白沙镇工作人员深入山林、走访农户,摸清制约油茶产业发展的问题。针对出油率低等情况,国网福建电力捐资368万元,多方筹资150万元,建成电气化公共榨油中心。“榨油中心还辐射服务到周边3个镇,预计年产山茶油30万斤,产值达3000万元。”白沙镇副镇长章辰汶介绍。

  围绕白沙镇紧邻藿溪的地理特征,国网福建电力帮当地打造“藿溪油礼”品牌,推动产品在“惠农帮”平台销售。今年7月以来,产品线上总销量超3000单。

  “有了品牌,每斤山茶油市值提升约20元。榨油中心全面达产达效后预计可助力全镇油茶产业年增收600万元。”章辰汶介绍。

  山上林地种油茶,山下农田种烟叶。烟叶是白沙镇的另一个特色经济作物。结合产业发展需求,智慧电烤房集群项目应运而生,自2021年起当地已建成改造智慧电烤房100座。

  “以前的燃煤烤房和生物质烤房要每隔3~4小时添一次燃料,人力成本高且烘烤质量不稳定。电烤房不仅能自动烘烤,还能精准控制温度和湿度。”国网龙岩供电公司郊区供电分部主任陈素贞参与了项目建设全程。

  智慧电烤房中还有5座具备冷藏功能,实现烟叶、稻谷烘烤和果蔬冷藏保鲜多重应用,助力烟、稻、芥菜轮作模式在白沙镇18个村3500亩土地上推广。

  目前,白沙镇正规划打造电气化公共榨油中心研学项目及农林产业种养加工观光路线,建成后预计年接待游客3000余人次。

教育帮扶持续赋能,老区发展动力足

  “支持革命老区持续改善义务教育办学条件,深入推进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的《“十四五”支持革命老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推进乡村振兴实施方案》中,明确了这项工作。

  对口支援要助力老区经济发展,也要在教育等领域办好民生实事。

  “我们与国家电网的缘分延续了20多年,国家电网对学校发展的支持从未间断。”新罗区白沙电力希望小学校长林金国说。2002年,白沙镇兴建白沙水库,水库附近自然村小学并入白沙小学。国网福建电力与该校结对共建,小学更名为白沙电力希望小学。在国网福建电力支持下,学校硬件设施、办学环境持续改善。

  走进白沙电力希望小学,新教学楼已经落成,电力爱心图书馆、安全用电画报等电力元素随处可见。

  白沙电力希望小学也是公司“电力爱心教室”公益品牌项目的首个试点校。对口支援新罗区以来,国网福建电力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帮助学校改善办学环境和条件。2022年暑假,国网福建电力出资为学校配备321盏护眼灯具、191盏电风扇,安装1套智慧灯控系统,还在校园里安装了光伏路灯、智能垃圾箱等设施。

  拆除旧教学楼时,林金国带着教职工把护眼灯具和电风扇挨个拆下、包好,新教学楼建成后,又一件一件装了回去。

  白沙电力希望小学不远处,坐落着国网福建电力和白沙镇政府共同打造的电力安全教育科普馆。科普馆集电力安全教育、电力科普体验和中小学生研学于一体,所有展示内容设计编排和互动设施拼装都由供电员工自主完成,目前已吸引超过1万人次的研学调研。2024年,新罗区55所小学的“校馆联合公开课”活动在这里举办。

  在新罗区,对口支援不仅着力于电网巩固提升、助力特色产业发展、服务美丽乡村建设等,还包括建设电力希望小学、电力安全教育科普体验馆、电力爱心超市等。这些更有“温度”的帮扶项目,为当地义务教育、乡村治理带来更深层次、更可持续的赋能。

  “电力爱心超市太方便了,我兑换的大米够一家人吃一个月。”8月25日,白沙镇白沙村村民林彤宇在电力爱心超市里拿到了3次志愿活动积分兑换的物品。

  这座超市于2021年12月1日投入使用,是福建省首家电力爱心超市。村民可以通过参与乡村环境治理、文明创建和民俗活动等获得积分,用积分兑换物品。

  “除了米面油,书籍、音响设备等物品也很受欢迎。物质条件好了,我们也在追求丰富的精神生活。”林彤宇说。

  自投用以来,白沙电力爱心超市累计开展活动151场次,超2600人次参与,以“小积分”激发了乡村治理“大能量”。

  工业、农业领域特色产业快速发展,老区群众物质、精神生活更加富足,新罗这片红土地不断焕发新生机、展现新气象。

责任编辑:沙鹏成
首页 | 版权声明 |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公共服务 | 衣食住行 | 日常消费 | 图片 | 视频 | 区域

Copyright © 2020-2029 福建新消费 福建消费网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福建联合信实律师事务所 邱兴亮律师
闽ICP备20009188号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10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