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厦门市质检院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Mini/Micro LED直显屏超高清显示NQI关键技术集成应用示范”,成功通过科技资源汇交同行评议。此次评审的顺利完成,标志着项目在科研成果管理与转化环节取得关键进展,彰显了市质检院在国家级科研项目组织管理中的标杆实力。 据了解,科技资源汇交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管理的核心环节,指项目执行及结题前,牵头单位按国家规范,将科学数据、技术文档、软件著作权等核心资源整理编目并提交至指定平台的专业流程。其核心目标在于实现三大价值: 一是质量管控,通过标准化审核确保资源真实、完整,符合科研诚信与任务书要求;二是安全管理,明确知识产权归属,建立分级保护机制,防范泄露与滥用;三是共享利用,打破“信息孤岛”,推动资源向产业链、科研机构等有序开放,支撑创新与产业升级。 据统计,市质检院在项目执行过程中累计产出了丰富的科研成果,包括11份第三方测试报告及大纲、20件发明专利、18份标准与规程、28份研究及进展报告、11篇学术论文。为高效推进汇交工作,项目团队将上述成果系统整合为7个数据集,分别是含14条数据的计量数据集;含26条数据的标准/校准规范数据集;含21条数据的检验检测数据集; 含9条数据的认证数据集;含7条数据的集成与应用示范数据集;含26条数据的发明专利数据集;含11条数据的论文数据集。经过质询与深入讨论,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项目拟汇交的科技资源体系完整、内容详实,符合项目任务书要求及国家科技资源汇交相关规定;所制定的汇交方案科学合理,管理措施到位,知识产权归属清晰,共享机制设计具有可操作性。 作为项目牵头单位,厦门市质检院将以此次评议为新起点,持续锚定国家科技项目管理最高标准,严格把控项目后续实施全流程质量。下一步,市质检院将加速推进科技资源规范化汇交落地,深化与产业链上下游科研机构、企业的协同合作,推动项目成果向标准制定、产业应用、技术创新等领域深度转化,为我国高端显示产业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升国际竞争力提供坚实的科技资源支撑,为建设科技强国贡献质检力量。(通讯员:侯人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