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9日上午,以“茉莉茶香润山海 知产保护共此时”为主题的福州市知识产权保护高地建设协同推进暨“福文化”知识产权保护街区建设启动仪式,在底蕴深厚的烟台山历史文化街区举行。 本次活动在省、市市场监管部门领导的精彩致辞中拉开帷幕。省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分管领导从服务全省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大局的高度,深刻阐述了建设知识产权保护高地的战略意义,为福州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主要领导立足省会城市定位,系统阐述了工作方向和未来展望,展现了福州在知识产权保护领域的先行姿态和示范担当。 两位领导的致辞站位高远、视野宏阔,既为福州知识产权保护高地建设描绘了崭新蓝图,也为"福文化"知识产权保护街区后续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更向全社会发出了携手共建知识产权保护高地的重要号召,为全市知识产权保护工作锚定了新坐标、注入了新动能。 示范建设与统筹协同并重 筑牢保护“制度基石” 活动现场,知识产权协同保护的“福州实践”迎来重要升级。福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携手市公安局、市人民检察院、市中级人民法院、市委宣传部(版权局),共同签署了知识产权保护高地五方协同协议,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和仓山区人民政府签署“福文化”知识产权保护街区共建协议,仓山区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和高新区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进行跨区域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标志着行政与司法保护衔接的“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格局进入新阶段。 这一举措是福州高位推进知识产权工作的缩影。自2022年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2024年入选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城市以来,福州市依托全市知识产权工作联席会议机制,统筹46家成员单位,持续为创新主体构筑坚实的稳固基石。截至目前,知识产权保护高地工作14项主要指标已超额完成13项,最后一项指标也将于年底公示完成,福州市即将圆满顺利完成国家知识产权局交付的创建任务。 项目带动与标准引领并行 夯实创新“发展沃土” 在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推进过程中,福州以项目为抓手、以标准为引领,多维度夯实创新发展沃土。 一、着力建设数字、海洋经济创新保护园区 推进连江鲍鱼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建设。扎实的工作培育了丰硕的创新成果:全市拥有有效发明专利3.3万件、高价值发明专利1.25万件、有效商标40.79万件、地理标志58件,多项核心指标持续领跑全省。 二、在标准引领层面先行先试 福州在全国首创的省级“专利与标准融合机制创新试点”已成功通过验收,并稳步推进两岸标准共通试点工作,以高标准牵引产业升级。 三、在保护落地层面 福州持续深化长乐江田所等5个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先行所的基层品牌建设,这些设立在创新一线的“前沿哨所”,通过快速响应、纠纷调解与专业指导,为基层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知识产权维权支撑,2024年专利侵权纠纷办理量居全省首位;积极布局省级知识产权运营中心7家(占全省半数),深入开展产业及企业专利导航200余项,共同为产业创新发展精准导航、树立灯塔。 街区启动与互动体验同步 树立产业“创新标杆” 随着屏幕上街区地图的展开,以烟台山历史文化街区为载体的“福文化”知识产权保护示范街区建设正式启动。 现场预发布的知识产权保护AI“数字万事通”终端,投放后将为街区提供便捷的知识产权保护服务。 漫步街区 丰富的互动体验活动同步开展 地理标志风物志纪念手信 “舌尖知福”地标宴 独具匠心的地理标志风物志纪念手信和“舌尖知福”地标宴的发布,将知识产权保护融入“福文化”体验。这背后是福州推动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与保护全链条发展的系统努力。 由高校学生组成的志愿者队伍踊跃参与街区打卡,沉浸式感受 “知识产权+文创” 的趣味氛围;让公众在打卡互动与美食文化体验中,直观感知知识产权的价值。 服务汇聚与网络织密齐抓 注入发展“活力源泉” 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推进,是一项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在政府部门搭建制度框架的同时,创新主体积极维权,专业机构提供支撑,高校学者贡献智慧,形成了多元共治的良好格局。法务专家代表的专业倡议、首批 “知识产权法律公益咨询点”和“知识产权保护高地青年志愿者”的公布,进一步织密了公共服务网络,体现了福州着力汇聚服务 “活水” 的理念。 目前,福州充分发挥审协福建分中心等国家级平台作用,培育包括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在内的线下服务点100余个,以福州高新区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集聚发展为锚点提升全市服务供给能级,打造“最多跑一地”的公共服务模式,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知识产权保护与创新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文化浸润与共治培育结合 营造社会“共治氛围” 本次活动在烟台山的成功举办,具有深远的示范意义。 作为城市文化地标与潮流聚集地,烟台山见证着福州的历史底蕴与创新活力。 在此启动知识产权保护街区建设,正是推动知识产权工作从专业领域走向大众生活、从行政保护迈向文化培育的一次重要突破。 通过将保护元素融入街区的日常场景,我们让知识产权从抽象的概念,转变为可感知、可参与、可共享的城市生活组成部分。 从协同协议的正式签署到示范街区的生动实践,从AI终端的创新预见到公众的亲身体验,每一个环节都彰显着福州正在构建一个尊重知识价值、激发创新活力的社会生态。 这不仅是知识产权保护高地建设的阶段性成果,更是福州城市品格的一次集中展现。 福州将以此次启动仪式为新起点,持续完善制度体系、深化项目创新、优化服务体验、培育文化土壤,全力建设一个辐射力强、影响力广的知识产权保护高地。让我们共同期待,“步烟台山,见闽海,于知识产权中寻福州”不仅是一句口号,更将成为福州这座创新之城、活力之城的生动实践与鲜明标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