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消费网

“211”交通圈基本成型,福建全省86%设区市之间2小时通达

来源:福建新消费     发布时间:2025-10-10 11:13:56

2025年10月10日,福建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勇争先”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八场)。今天邀请到: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厅长王增贤先生,他将向大家介绍“十四五”期间,福建省公路水路建设发展的总体情况。出席发布会的还有:省交通运输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雷文忠先生,省交通运输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黄楠女士,省交通运输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高军刚先生。

首先,福建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厅长王增贤先生介绍了有关情况。

“十四五”以来,福建加快建设交通强省,“211”交通圈基本成型,全省86%设区市之间2小时通达,95%设区市至所辖县、94%县至所辖乡镇1小时通达,综合交通发展总体水平稳居全国先进行列,“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美好愿景正加快实现。

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公路网络从“畅”到“优”持续转变,路网结构更具韧性。

持续延伸城乡路网,路变得更通了。全省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1.6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网6223公里,综合密度居全国前列;普通国省道1.1万公里,农村公路9.9万公里,全省91%的重要旅游景区、100%的重要产业园区和交通枢纽30分钟内上高速公路。

创新实施“两通工程”,路变得更近了。在全国率先实施“邻县高速通、乡镇便捷通”,全省86%的相邻县之间高效通行、平均缩减里程约50%;85%的陆域乡镇30分钟内上高速,打开64个服务区后通道,让全省75个乡镇、近300万群众上高速路程平均缩短近10公里、节省约20分钟。

精心建设魅力闽道,路变得更美了。联合省文旅厅发布《旅游公路发展规划》,突显“东南海韵”“山水世遗”等八大主题,打造G228滨海风景道、武夷山国家公园1号风景道、平潭北部生态廊道等一批交旅融合路,让旅客在福建公路上就可以深度体验和感受闽山闽水的灵秀风光。G228项目获得亚太风景园林设计杰出奖。“十四五”期,我省9条公路入选全国美丽公路,数量居全国前列。

深化打造平安公路,路变得更好了。“四好农村公路”连续14年列入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97%的乡镇通三级以上公路、65%的建制村通双车道公路、91%的农村公路通等级路。创新实施普通公路“福路贷”“微改造”,率先推行农村公路灾毁保险,科技治超、防汛防台、公路监测预警等经验获得全国推广,“福路贷”融资做法被列入国务院《新时代的中国农村公路发展》白皮书,公路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列入全国首批试点。

二是运输服务从“保基本”到“优质效”持续提升,要素流动更显便捷。

城市公交优先发展。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325公里,公交线路里程达4.8万公里,较“十三五”末分别增加150%、19%。全省1.9万辆公交车中,新能源车辆占93.3%。大力发展微循环公交,停靠站点智能化,掌上服务实时化,运行线路适老化,全省城市公共交通日均客流量560万人次,单位运营里程载客量每公里1.5人次,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居华东前列。网约车双合规率长期居全国前三位。

交通物流持续降本。优化调整运输结构,开通22条海铁联运班线、开通6个重点港区铁路专用线,水路货物周转量比“十三五”末增加45%,集装箱铁水联运年均增速24%,全社会物流费用占GDP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厦福泉入选首批全国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城市,建成36个重大项目、完成投资256亿元,3家企业获评全国5A级网络货运企业、21家企业获评全国5A级物流企业、3家企业入选全国物流50强。

城乡交通普惠融合。培育城乡客运线路达1350条,92%的县(市、区)获评全国城乡交通一体化5A级。创新“客货邮+”模式,在全国提前三年率先实现建制村客货邮服务全覆盖,农村客运票价最高降幅超75%,快递进村派费下降约30%,“出村有客车、快递到村口”成为乡村新图景。

三是沿海港口从“总量增长”到“集约发展”持续转型,支撑开放更加有力。

港口能级跃升,显现枢纽地位。“十四五”预计新增万吨级以上泊位35个,新增货物吞吐能力超1亿吨,其中集装箱约300万标箱,可常态化停靠世界最大的散货船、集装箱船、邮轮等船型;预计港口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达到7.5亿吨、1850万标箱,比“十三五”末分别增长21%、7.5%。其中,厦门港、福州港货物吞吐量在全球排位分别较“十三五”末上升9位、5位。在世界银行与标普联合发布的“集装箱港口绩效指数”排名中,福州港居全球第2位。

航线通联全球,助推“一带一路”。全省船舶运力突破2000万载重吨、居全国第六,其中集装箱运力37万标箱、居全国第二,全国7家上市的民营航运公司中福建占4家。“丝路海运”品牌扬帆世界,命名航线达148条、覆盖48个国家和地区、150个港口,联盟成员超360家。近期,我省还率先开通全国首条“冰上丝绸之路”福州港经北极至欧洲快速航线。

港区优化布局,服务临港产业。紧紧围绕全省产业集群,深化港口资源整合,形成了沿海“两核两翼”11个重点港区错位发展的功能布局,2024年全省沿海港口经济增加值7568亿元、居全国沿海第4位,占全省沿海地区GDP的15.3%,稳居第一方阵。沿海各市港口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均高于全国海港城市平均水平。

四是对台交通从“联通”到“合作”持续深化,促进融合更加有效。

两岸客货运输保持较快增长。全省沿海港口开通8条对台客运航线、11条对台集装箱航线,对台海上客运量占大陆的99%、对台集装箱运输量占大陆约30%。疫情后两岸“小三通”持续恢复增长,2024年客运量137万人次,增长79%;今年1—8月运送旅客126万人次,增长52%。货运方面,预计“十四五”末闽台港口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将比“十三五”末增长19%、33%;湄洲湾港连续五年成为对台铁矿石最大中转港口,平潭港区成为对台跨境电商出口最大口岸。

交通运输惠台政策持续推出。城市公共交通方面,65周岁及以上台胞在我省可免费乘坐城市轨道交通和城市公交。窗口服务方面,我们已经在福州、厦门两个机场,沿海的6个对台客运码头,以及人流量较大的10个高速公路服务区,设立了服务专窗,为台胞提供交通引导、政策咨询等服务。我们还将台湾特色产品纳入高速公路服务区展销并给予相关优惠政策。

两岸交通科技合作探索深化。举办首届海峡两岸交通科技创新论坛,启动两岸交通科技“金点子”大赛,发布首批12项两岸交通共性科研攻关需求清单和35项科技成果转化清单,持续推动交通运输领域共性难题的攻关及科技成果转化的交流与合作。

五是行业治理从“重管理”向“优服务”持续强化,干部队伍更有担当。

强化行业党建引领。在全国率先实现省市县物流行业党委100%全覆盖,构建“三聚焦”“三共同”党建工作体系,服务两类司机群体做法获得交通运输部推广。打造高速公路“6432”工地党建、“八闽路党旗红”“闽水福航”“福运鸿途”等交通党建品牌,让党旗始终飘扬在基层一线。

强化法规规划引领。省委、省政府批准出台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省人大先后颁布或修订实施交通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条例、治理公路货物运输车辆超限超载条例、道路运输条例等三部地方立法,省政府批准出台国省道公路网规划、旅游公路规划、沿海港口布局规划等重要规划,持续夯实发展根基。

强化行风建设引领。深入开展“整治货车司机投诉处置效率质量不高等问题”群众身边具体实事、执法规范化建设等行动,出台交通廉洁文化建设20条措施,基建工程、运输服务等6个重点领域运行更加规范。交通政务审批服务事项实现“一网通办”全覆盖,服务事项承诺时限平均压缩73%,全程网办率达97%,居全省前三。

强化争先创优引领。省交通运输厅连续13年获省政府安全生产优秀单位,连续2年获评交通运输部交通强国建设试点成效突出单位,区域交通协调发展和公路水运平安百年品质工程等2个项目入选交通运输部交通强国建设试点成效突出任务。全行业17个集体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6个重大项目获鲁班奖、詹天佑奖等国内外顶级大奖。

责任编辑:沙鹏成
首页 | 版权声明 |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公共服务 | 衣食住行 | 日常消费 | 图片 | 视频 | 区域

Copyright © 2020-2029 福建新消费 福建消费网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福建联合信实律师事务所 邱兴亮律师
闽ICP备20009188号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10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