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金融监管分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指导辖区银行保险机构扎实推进养老金融服务,联合三明市民政局制定统筹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服务三明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方案,以“优基础、稳供给、塑特色、强协同”四大抓手,为三明银发经济发展注入金融动能。 优化服务、夯实基础 提升老年群体获得感 网点建设标准先行。指导辖区银行保险机构完善适老设施,提升适老化金融服务便利度。推动银行保险机构按照“设施专门、敬老专员、服务专档、产品专项、消保专人”的“五专”标准,打造敬老服务特色网点。目前辖区已完成网点“五专”适老化改造171家。 产品服务专属定制。推动辖区银行机构针对老年人风险偏好,定制“银发产品包”,如兴业银行三明分行打造养老金融“安愉人生”服务体系,累计服务老年客户20余万人次。指导辖区保险机构强化养老领域风险兜底,如大田金融监管支局推动保险机构为养老机构意外责任风险保驾护航,提供风险保障累计1146万元。 ▲兴业银行三明分行为“安愉人生”老年客户进行产品宣讲 权益保护宣教入心。构建“阵地+队伍”宣传体系,组建百人“夕阳红”金融宣传队,积极联动辖区各金融监管支局、银行保险机构通过宣传折页、海报、视频等载体,提高老年人对金融的认识水平和风险识别能力。如泰宁金融监管支局自制视频入选全国第五届防范非法金融活动短视频征集大赛基层风采奖前100名;沙县金融监管支局推动银行机构通过“长者食堂+乐龄学堂”“社区微网格长”模式宣传防范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等案例;光大银行三明分行针对特定老年人群,以主题活动、公益摄影等形式开展专属养老金融讲座及沙龙15场。 ▲泰宁金融监管支局自制防非宣传视频 ▲“夕阳红”金融知识宣传队开展“养老防诈骗”宣传活动 ▲光大银行三明分行在永安市老年大学开展公益婚纱摄影活动 强化供给、有效对接 激活银发经济新动能 强化养老产业信贷支持。推动辖区银行机构加大对养老服务机构优化、养老产业发展等资金供给力度,建立养老项目资金需求跟踪机制。截至目前,辖区银行机构为养老产业提供资金支持6.67亿元,贷款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增速0.6个百分点。如兴业银行三明分行重点支持三明首个持续照料退休社区项目和普惠型养老院,发放贷款3.25亿元,助力新增养老床位1932张,有效缓解床位紧张问题。 深化养老金融服务保障。推动辖区银行保险机构聚焦老年群体“衣、食、住、行、娱”全生命周期场景,深化老年人意外伤害险在消费场景中的运用,推广特色化金融服务产品。如中国人寿三明分公司实施“为民办实事”重点项目“银龄安康工程”,为老年人提供意外伤害、医疗津贴等保障服务,截至目前承保范围实现三明11个县(市)区全覆盖,累计承保超1.7万人,保额2.7亿元。福建海峡银行三明分行推广集理财服务、支付结算、安全保障等权益为一体的老年专属“颐悦卡”,累计发卡917张。 细化措施、深挖特色 打造养老金融特色样板 “医改 + 养老”有机结合。推动辖区银行保险机构与医疗、养老机构合作,创新医养结合金融服务模式,持续推进三明普惠医联保提档升级。如人保财险三明市分公司牵头在全市14家医院设立“三明普惠医联保”综合服务站,配备服务专员为老年客户提供导诊陪诊、理赔协助等服务;太平洋人寿三明中心支公司积极与社区及养老机构合作,开展老年人健康义诊活动10余场惠及千余人,推动医防结合“治未病”理念扎根基层。 试点建设有序探索。推动辖区银行保险机构深度参与三明市基本养老服务综合平台建设,加大与助老服务点所在社区街道等单位对接力度,持续打造“乐享银龄”服务阵地。如兴业银行三明分行对接长者食堂智慧助餐系统,联合人社局、民政局共同推出社保卡刷脸支付,为老年群体提供便捷高效就餐体验。 ▲兴业银行三明分行协助老年人使用长者食堂智慧助餐系统 深化协同、凝聚合力 构建养老服务共同体 银保联动优势互补。鼓励辖区银行保险机构向上争取资源,在搭建渠道上开拓创新,银保联动全方位满足不同群体养老需求。如光大银行三明分行对接“光大百龄帮”养老品牌,为“百龄之家康养社区”引入先进管理模式;太平人寿为该社区落地“太平乐享游”模式,提供“医食住养”候鸟式旅居服务。 政企协同机制创新。推动辖区金融监管支局、银行保险机构与民政局、老年大学等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提升养老金融服务便利性。如泰宁金融监管支局与当地民政局等部门联合印发协同推进泰宁银发金融建设意见,制定《泰宁县银发金融服务规范公约》,构建“政银乡社企”五位一体银发金融服务体系;农业银行三明分行与市民政局、国德老年康养中心签署全市首份养老机构资金监管服务协议,规范养老机构资金管理;中国人寿三明分公司依托沙县区政府创办的“乐龄学堂”建设55家“国寿助老驿站”,助推乡村老年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中国人寿三明分公司结合沙县区政府创办的“乐龄学堂”建设“国寿助老驿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