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响应“海上宁德”战略,提升“国鱼”品牌影响力,中国人民银行宁德市分行以福建大黄鱼产业集群入选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为契机,主动作为,引导金融机构精心打造覆盖育苗、养殖、加工、销售的全周期、全链条金融服务体系,致力于将金融服务的触角延伸至大黄鱼产业链上的每个神经末梢。2024年,宁德大黄鱼产量占全国80%以上,全产业链产值突破200亿元。截至9月末,宁德市大黄鱼产业贷款余额达55.45亿元,同比增长2.14%,惠及1.78万户市场主体。 育好一尾“苗” 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宁德市分行充分发挥再贷款引导带动作用,引导辖内金融机构将政策红利精准直达大黄鱼产业链上游各类经营主体。截至9月末,辖内金融机构运用5.97亿元支农支小再贷款支持1300户上游各类群体。 此外,中国人民银行宁德市分行积极探索科技金融支持路径,深化链式生态金融实践,聚焦大黄鱼育苗、饲料生产等上游环节实际需求,激活产业链上游发展新动能。引导金融机构探索“专业支行+数字平台”模式,设立8个蓝色专营支行,自主研发“智慧蓝海·大黄鱼数据平台”,把“金融新基建”搬到海面,推动实现育苗等一体化线上服务,加快各经营主体撮合成交,为大黄鱼育种提供金融科技动力。创新推出“核心企业+上下游”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通过打造线上线下特色信贷产品,为规模化苗种场、核心饲料生产企业提供授信,并依托其信用和交易数据,为其稳定的上下游供应商提供信贷支持,有效拓宽上游融资渠道。如,邮储银行宁德市分行通过该模式,对鱼苗繁育、饲料生产的各类经营主体贷款余额超8500万元,服务群体超380户。 养好一条“鱼” 为满足三都澳海域等内湾大黄鱼养殖各类经营主体多样化、差异化、创新化融资需求,中国人民银行宁德市分行依托三都澳天然港湾条件和优质海洋资源,坚持“政策引领+信贷赋能”双轮驱动,通过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创建普惠金融“海上信用渔区”,创新信贷产品,唤醒“沉睡”要素资产,切实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覆盖面。“海上信用渔区”工作开展以来,信用贷款余额达11.12亿元,较创建前增长175.25%。推动金融机构与行业主管部门、市再担保公司合作,深挖渔排设施的融资价值,以水域滩涂养殖证作为抵押备案的增信措施,创新推出“渔排养殖贷”,持续推进贷款增户扩面。截至9月末,“渔排养殖贷”累计为大黄鱼养殖户提供金融支持7.68亿元,惠及1353户。 另外,为助力打造国内领先的大黄鱼深远海养殖场,中国人民银行宁德市分行引导农发行宁德分行支持宁德市某大黄鱼养殖企业探索深远海大网箱生态养殖模式,向其投放7500万元、期限15年的中长期贷款,用于支持国内最大的深远海半潜式养殖平台“宁德1号”建设,有效推动了宁德大黄鱼养殖从内湾逐步向外海转移,不断提升中高端大黄鱼养殖比例和品质。项目投产后,预计实现年产仿野生大黄鱼超700吨。 融通产供销 近年来,宁德依托三都澳大黄鱼产业园区,吸引大量精深加工领域企业入驻发展,推动大黄鱼加工迈向中高端水平。兴业银行宁德分行组建专业服务团队上门对接,深入调研某大黄鱼加工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市场前景,优化信贷业务办理流程,向其发放1.8亿元技改贷,助力企业智能化冷链及生产加工项目建设。借助这笔资金,企业果断引进自动化生产线,整体产能提升超50%,成本下降10%。为加快园区建设步伐,中国人民银行宁德市分行引导金融机构向其投放15.4亿元信贷支持,用于完善园区配套设施建设,加快企业设备更新、技术迭代和流程再造,提升企业精深加工水平。 为打通产业链下游“堵点”,让宁德大黄鱼“游”入千家万户,中国人民银行宁德市分行加大支持电商新业态力度,引导金融资源向进军电商平台的企业倾斜,鼓励企业组建专业电子商务服务运营团队,建设自有直播基地,开展“自播带货”销售新模式。截至目前,辖内金融机构累计向大黄鱼电商平台企业投放信贷资金超3亿元。如,三都港海洋食品有限公司是宁德大黄鱼产业销售龙头企业,年销售额超3亿元,连续7年稳坐京东生鲜鱼类品牌第一位,这一方面得益于企业通过抖音、京东等线上平台拓展销路,另一方面也离不开金融的支持。截至目前,辖内金融机构为该企业量身定制特色信贷产品,累计向其提供近5000万元信贷支持,助推企业拓宽市场蓝海。 |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106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