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消费网

双满意·产业升级共享共赢——产业发展势头劲 优质电力来护航

来源:福建新消费     发布时间:2025-11-12 02:45:10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近年来,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前瞻布局……新业态新模式的蓬勃兴起与先进产业的聚链成群,对稳定的电力支持提出更高要求。

  国网福建电力实施新时代电力“双满意”工程,开展“产业升级·共享共赢”行动,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生态圈,带动能源产业上下游发展。通过支持数字化转型和新兴产业发展,推动产业升级,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和能源产业的协同发展。

  一起将目光转向漳州与宁德,见证优质电力如何护航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粒砂的百亿征程

  地处福建省南部的漳州东山岛拥有总储量超2.7亿吨的硅砂矿,其中含硅量95%以上的优质硅砂是绝佳的玻璃生产原料,储量约有2亿吨。旗滨玻璃有限公司一眼相中了这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2007年落户在美丽的东山岛。

  企业落地之初,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能够快速用上电。国网东山县供电公司精准预判用电需求,主动服务、高效对接,仅用8天时间就让旗滨联络线顺利竣工并投入使用,旗滨玻璃实现了由两座110千伏变电站提供双回10千伏馈线供电。“大家都很振奋,有了稳定的电力供应,我们就有了发展的底气。”旗滨玻璃设备动力部经理雷丽君说。

  从此,旗滨玻璃以平均每8个月建成一条生产线的速度迅猛发展,并迈向深加工与高附加值产品转型的道路。2020年,“双碳”目标的提出让光伏产业迎来发展“风口”,旗滨玻璃投资40亿元建设了光伏玻璃项目。东山县也以此为契机,规划建设了占地1500亩的光伏产业园区——临港经济产业园。

  然而机遇总是伴随着挑战。随着业务类型的快速扩张和用电量的逐年递增,如何降低用电能耗成了企业的当务之急。雷丽君第一时间就想到了打了多年交道的老朋友——国网东山县供电公司康美镇供电所。

  为此,康美镇供电所组织专业团队深入企业,了解各类大型生产设备的功率、运行模式以及特殊用电要求,在供电服务上做“加法”,帮助企业在用电支出上做“减法”。“综合旗滨玻璃厂多个生产基地的实际情况,我们制定方案,建议客户办理按最大需量计费,将办公照明用电与厂区生产用电分开,并把非关键生产活动调整至电价低谷时段。企业每月节省用电成本20%,实现碳减排80吨,在收获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为企业构建了长效的节能减排机制。”康美镇供电所所长介绍。

  发展势能强劲的龙头企业、优越的自然资源、可靠的电力供应和优越的营商环境产生了集群效应。如今,临港经济产业园区已入驻多家优质新能源企业,形成了“规模化、集约化、园区化”的光伏及玻璃新材料产业发展格局。

image

国网东山县供电公司工作人员到旗滨玻璃有限公司开展安全用电检查

  近几年,旗滨玻璃打造“前港后厂”的工业布局,开启了向产业链下游延伸的道路。而今的临港经济产业园区内,已拥有5万吨码头泊位,港区来往货物主要供应光伏及玻璃新材料生产原材料的进口及成品玻璃的出口。

  早在2019年11月,东山县供电公司就与旗滨玻璃就旗滨码头港口岸电项目建设达成合作协议,在旗滨2号码头投建1套800千瓦岸电设备,不仅能减少船舶停靠期间的燃油消耗,改善港口及其周边区域的环境质量,而且有助于降低企业原料及成品运输的运营成本。

  按照集装箱船在靠港期间的平均用电负荷为600千瓦计算,2号泊位每年可实现电能替代129.6万千瓦时。以此估算,码头通过港口岸电设施的使用,每年可实现减排二氧化碳1810吨。

  从“一粒砂”到一家企业,再到一条产值超百亿的新材料新能源产业链,东山县正聚力“双满意”,向着打造绿色能源产业发展新高地的目标大步前进。据漳州工信局提供的信息显示,预计到2030年,东山新材料新能源产业链规模可达1000亿元以上。

“量体裁衣”提供个性化服务

  近日,国家电网福建电力(闽东之光)“双满意”共产党员服务队深入宁德时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20千伏润源变电站,详细了解设备用电情况、用电需求,对电力设备和周边电网开展全面检查。站长周小荣说:“我们公司用电负荷需求比较大,部分生产设备对电力的稳定性要求也比较高。供电公司团队的服务特别到位,基本能满足我们的用电需求。”

  重点项目是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四大主导产业撑起宁德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2025年,宁德首次入围全球百强创新集群,1月至7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509.66亿元,增长14.8%;实现利润总额735.35亿元,增长30.1%。多元的产业发展对用好电提出了个性化需求。国网宁德供电公司精准对接,高效响应企业用电需求,全力服务省市重点项目用电无忧。

  “供电公司的专业指导和高效响应,让我们真切感受到服务的温度和力度。从精准负荷分析到实用的用电建议,每一步都切实解决了我们的‘痛点’,这份保障是我们安心发展的底气。”近日,福建联德企业有限公司将一面写有“服务高效便捷,保障坚强可靠用电”的锦旗送至国网宁德供电公司。

  福建联德企业有限公司是宁德市重点生产企业,生产规模大,对用电需求稳定和可靠性要求高。为保证企业用电无忧,今年以来,在了解企业用电特点和需求后,国网宁德供电公司营销负荷管理人员化身“电参谋”,细致梳理企业全年生产负荷特性,通过数据分析精准呈现用电高峰、低谷时段及负荷波动规律,为其量身定制了一套用电优化方案,助力企业实现降本增效。

image

国家电网福建电力(福安闽东之光)“双满意”共产党员服务队走进企业开展用电服务

  而在国网福安市供电公司创新推出的“点单式”定制化培训服务,也让企业的设备健康水平上了新台阶。企业可根据实际需求“点单”,供电公司组织专家团队上门开展实操演练。从母线倒闸到变压器故障处理,十余个实战场景模拟,手把手教学,点对点演练,切实提升企业运维人员的隐患识别与应急处置能力。

  在福建青拓镍业有限公司50兆瓦储能电站内,一排排电池集装箱整齐列阵,设备嗡鸣轻响,监控大屏上功率曲线平稳波动。“自从供电公司专家团队开展‘点单式’帮扶,设备健康水平上了新台阶。”电站项目部负责人指着屏幕上跳动的实时数据说。“点单式”服务变“坐等上门”为“主动对接”,实现“企业需要什么,我们就培训什么”,真正做到服务围着企业转。

以“含绿量”撬动产业“含金量”

  阳光将海面晒出粼粼波光,宁德市三都澳白基湾渔排养殖区,128块光伏板组成的漂浮式光伏电站在蔚蓝海面上吸收光能;不远处,一栋红顶白墙的小屋稳稳立在浮筒上,屋顶5台垂直轴风力发电机随风缓缓转动,屋内的储能电站正通过光伏和风力发电储存电能,就像个“海上充电宝”。

  “我们在海上渔排的屋顶、附近航道都安装了太阳能板和风力发电机,把电动船充电、储能设备都连在了一起。需要充电的电动船、能存电的储能系统,还有太阳能、风电这些清洁能源,现在都能智能搭配使用。”国网宁德供电公司“风光储充用”一体化示范项目负责人杨鋆介绍。

  过去海上养殖用电,不是靠敷设电缆供电,就是靠柴油机发电。“电缆容易影响养殖和渔船行船,柴油机不仅成本高,而且还有污染。”福建三都澳食品有限公司海上养殖基地负责人宋向国说,“多亏了这个自发自用自储的小型储能电站,我们企业的养殖用电成本显著降低了。”

  目前,这套微电网系统安装的128块光伏板平均每天可发电165千瓦时,配备的6台风机和配套储能装置可储存100千瓦时电能,可满足养殖作业需求,为渔排生活用电提供全方位支持。

image

国网宁德供电公司工作人员正在检查渔排上的充电设备

  在福安市湾坞镇的福建甬金金属科技有限公司厂房屋顶,蓝色光伏板覆盖16.9万平方米厂区。这个装机容量21.3兆瓦的项目已平稳运行25个月,持续为企业输送清洁电力。

  “气候多变容易导致光伏逆变器等设备故障,供电部门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组织专业人员现场排查‘体检’,确保设备健康运行。”福建甬金金属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张主任表示,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不仅保障了企业用电需求,更改善了屋顶结构并优化了碳排放指标,为企业的发展增添了新动力。

  2023年,国网宁德供电公司通过主动上门服务,与甬金金属科技有限公司达成分布式屋面光伏项目合作,当年9月,16.9万平方米的屋顶光伏项目并网发电。截至2025年9月,项目累计发电量已达3588万千瓦时,减少碳排放超2.3万吨,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显著。在供电部门精准能效分析与“一对一”服务下,福鼎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也成功建成并网两期屋顶光伏项目,总装机容量达76.3兆瓦,通过“错峰生产+屋顶光伏”组合拳显著降低用能成本。

  “我们利用厂区屋顶闲置空间,在今年5月份投入了光伏发电项目,月均发电量达14.5万千瓦时,7月份以来,这个厂区六成以上的(61.97%)用电都是绿电。”福建荣耀健身器材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该公司厂房屋顶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总装机容量1200千瓦,除自用消纳外,发电上网每年可增收约43万元。

  新征程上,电力“双满意”的画卷正在持续绘就。从精准对接的“电参谋”到量体裁衣的“点单式”服务,从点亮百亿产业链到赋能养殖业的微电网,国网福建电力以可靠的电力保障将“让人民群众满意、让党和政府满意”的承诺深深融入产业升级的血脉与浪潮中,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责任编辑:沙鹏成
首页 | 版权声明 |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公共服务 | 衣食住行 | 日常消费 | 图片 | 视频 | 区域

Copyright © 2020-2029 福建新消费 福建消费网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福建联合信实律师事务所 邱兴亮律师
闽ICP备20009188号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10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