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第3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在厦门圆满落下帷幕,来自四海八方的宾客在品味鹭岛风情与光影艺术之余,更对安全、周到的餐饮保障服务留下了深刻印象。盛典背后,是一张无形的食品安全保障网在默默守护。来自厦门市湖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湖里市场监管局”)的数据显示,“从2019年到2025年,累计保障辖区金鸡奖用餐总餐次330次,共保障逾11万人次用餐”、“今年以来,区局已完成20项重大活动食品安全保障,保障用餐总餐次466次,共保障逾10万人次用餐”… 精密部署,织就“金鸡”时段全域防护网 “金鸡”盛会期间,食品安全保障是必须万无一失的重任。湖里辖区内高端酒店作为重要接待区域之一,其保障工作更是细之又细。以本次重点保障酒店——费尔蒙酒店为例,保障工作早在一个月前便已启动。湖里市场监管部门不仅指导酒店提前强化菜单食品安全风险审核与内部品控,更派出了经验丰富的执法骨干,实施 “24小时驻点监管”,确保从源头到餐桌的全程无缝守护。
全程溯源,锁定从食材准入到餐品上桌全链条 “我们的目标,是让宾客在感受厦门餐饮特色的同时,享受到最高标准的食品安全保障。”湖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禾山所科员范子铭道出了所有保障人员的心声。驻点期间,一套环环相扣的保障体系高效运转: 菜单审核,前瞻排雷:对所有供餐菜单进行严格前置食品安全风险审核,针对生食、冷食等高风险菜品,及时提出改进工艺、强化防护或调整菜品要求,从设计源头规避风险。
全程跟控,无缝衔接:监管视线覆盖从业人员晨检、食材溯源索证、清洗切配、烹饪制作、食品留样、餐具消毒等所有关键节点,确保操作规范贯穿始终。 科技赋能,现场快筛:派出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车驻守一线,对入场食材进行ATP洁净度、农药残留等项目的即时筛查,为食品安全增添一道灵敏的“科技防线”。 环境监测,不留死角:对酒店后厨、各出品档口进行循环检查,尤其严格监督食品留样制度执行,确保每份菜品至少留样48小时,实现全程可追溯。 事前预警,将风险隐患消除于未然 精密的现场保障,离不开未雨绸缪的前期准备。在金鸡奖活动开始前,湖里市场监管部门便已启动事前监管模式:督促相关餐饮单位量身定制食品安全实施方案与应急预案;指导各单位围绕“查证照、查人员、查环境、查操作、查风险点”深入开展自查自纠,形成报告备查,推动主体责任落实到位,将潜在风险化解于萌芽状态。 共治共享,让食品安全融入城市肌理 多措并举保障重大活动食品安全,是湖里市场监管近年来积极构建“社会协同、公众参与”食安共治新格局,全力加快构筑辖区食品安全坚固防线的一个缩影。该局亦致力于将食品安全意识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特别是今年以来,湖里市场监管局积极打破传统单向灌输的宣传模式,“从静态宣传到动态体验,从政府‘独角戏’到社会‘大合唱’,通过一系列看得见、听得懂、记得住的创新实践,真正让食品安全工作走出文件、走进人心,不断推动食品安全社会共治走实走深。”湖里市场监管局食品监督管理科科长陈鸿莺说。例如,该局联合殿前街道办事处,于近期推出的闽南非遗“答嘴鼓”形式食安宣传节目《食品安全大代志》,以亲切的乡音和幽默的包袱,让防范假劣食品的知识随笑声深入人心;同时更联合禾山街道办事处打造了厦门市首个“食品安全主题公园”,成为了一个“没有围墙的食安课堂”。公园内,跳房子等互动游戏承载着科普知识;“你送我检”快检服务点(每月25日上午固定服务)则成为连接监管与民意的桥梁,今年以来已完成199批次的免费检测,让市民在参与中感受实实在在的安心。 一餐一饭,关乎民生;一举一动,皆是守护。湖里市场监管局食品安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努力让食品安全的社会共治之树根深叶茂,让每一位市民和来宾都能在厦门湖里感受到食品安全的放心和舒心。(通讯员:陈琼英) |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106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