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以药品、保健品虚假宣传为典型的养老诈骗问题频发,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对健康的迫切需求,通过组织讲座、温情推销、夸大疗效等手段,将普通产品包装成“神药”,诱导老年人购买,不仅造成财产损失,更埋下健康隐患。为切实维护老年群体合法权益,扎实推进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民生实事,厦门市翔安区市场监管局坚持问题导向,创新监管模式,从平台治理、执法查处到宣传教育全面发力,持续筑牢养老诈骗“防护网”。
强化平台治理,严把准入与审核关 翔安区市场监管局推动电商平台落实主体责任,健全内部备案与前置审核机制。一方面严格商家与产品准入,实施备案双审制度,要求平台核验资质真实性,并设立“老年人健康产品专项类目”,对相关商户实行动态备案管理与资质复核。另一方面督促平台组建专门广告审查团队,对面向老年人的保健品、药品广告实行100%人工前置审核。 坚持惩教结合,提升监管震慑力 为增强电商主体合规意识,翔安区市场监管局采取“教育引导+执法惩戒”双轨并行。组织开展电商合规专题培训,针对保健食品、药品广告常见问题及整治要求进行重点讲解,提升平台与商家自律能力。同时,加大线上执法力度,依托网络市场监管系统,聚焦老年人保健品、药品领域,从严从快查处虚假宣传等行为。 延伸宣传触角,提升老人防骗“免疫力” 翔安区市场监管局走进老年大学,开展“守护健康,远离陷阱”主题宣讲,为老年学员送去一堂实用防骗课。执法人员化身讲解员,以通俗语言讲解保健品与药品区别,剖析“免费礼品”“专家讲座”“亲情牌”等常见诈骗套路,并传授认准“蓝帽”标志、选择正规渠道、保存购物凭证等实用技巧。 下一步,翔安区市场监管局将继续创新形式,利用社区、媒体等平台构建常态化宣传机制,不断揭露诈骗新手法,全力守护老年人幸福晚年,筑牢全社会防诈“安全网”。(通讯员:林帧 赖彩如)
|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106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