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消费网

中国太保:劣势将变优势?

来源:投资者报 作者:人气:364次 发布时间:2009-09-28 00:00:00    分享到:

  10月1日,保险公司可以直接投资不动产,无疑给中国太保提供了巨大的机会。“拓宽了新的投资渠道,但具体的情况还有待保监会的细则才能定。”中国太保有关人士对此表现得一贯谨慎。

  而事实上,总部位于上海的中国太保通过购置自用办公楼等方式进军房地产业,并通过债权方式投资上海世博会等基础建设项目。

  与中国平安不同,中国太保的金融牌照比较单一。多家券商在有关保险股中报的研究报告中都提出,相比于上市保险公司中的中国平安和中国人寿,中国太保的投资收益略逊一筹。

  曲线进军房地产,投资占比最高

  进军房地产是保险资金向往已久的事情。去年年初,中国太保以近22亿元的价格收购了位于北京金融街的丰盛大厦,成为媒体焦点。

  尽管监管部门直至最近才颁布让保险资金投资房地产的法令,但包括中国人寿、泰康人寿以及中国平安等在内的多家保险机构早已经以直接或间接方式购入地皮或办公楼。

  从市场信息来看,保险公司通过变通方式曲线投资房地产已经相当明显。自用加上租赁,或者自用加上销售的方式已经成为金融企业“变相”投资房地产的公开秘密。

  在此之外,今年以来中国太保积极拓展基础设施投资。截至6月30日,基础设施投资金额较上年末增长133.1%,占比较上年末提高2.3 个百分点。

  今年5月,中国太保宣布,在2007年发起设立投资规模30亿元的“太平洋-上海世博会债权投资计划”基础上,旗下的中国太平洋资产管理公司再次与上海世博土地控股有限公司合作,成功发起设立“太平洋-上海世博会债权投资计划”(二期)。该投资计划的投资规模为40亿元,期限为10年,投资资金主要用于世博规划园区内现有居民、企业的动迁,园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相关配套设施建设等项目。

  身处上海的中国太保,正努力掘金即将召开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

  数据显示,上半年,太保基础设施投资新增投资金额87.02亿元,累计投资总额为152.41亿元,占比由去年末的2.3%提高至4.6%。这一数据在保险三巨头中是最高的。

  对此,中国太保有关人士表示,险资可以直接投资不动产,这种投资的金额比较大,长期的价格相对稳定。同时,太保董事长高国富则表示,新保险法中明确将放开更多投资渠道,对于太保来说,除了财务投资之外,可能也会发现一些战略性投资机会。

  投资能力待改观

  确实,身在上海的中国太保将受益于金融混业经营以及上海双中心的建设。同时,新保险法的出台为中国太保提高投资收益提供了新的机会。

  一方面,中国太保将受益于上海的金融国资整合以及上海保险业的发展,公司将受益于上海的养老金、航意险等政策的出台。中国太保入主长江保险表明了上海市给予太保的积极支持,表明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支持中国太保的重要信号。

  另一方面,在3家上市保险公司中,中国太保的投资能力相对较弱。如果投资不动产,将给中国太保带来新的投资机遇,或能提高其投资能力。

  此前,很多券商都一致认为,“中国太保的投资收益略逊一筹”。但中信证券分析师黄华民表示,太保与上海市政府的关系密切,随着新保险法的实施,必然让太保面临更多的机遇。

责任编辑:陈祺曌
首页 | 版权声明 |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公共服务 | 衣食住行 | 日常消费 | 图片 | 视频 | 区域

Copyright © 2020-2029 福建新消费 福建消费网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福建联合信实律师事务所 邱兴亮律师
闽ICP备20009188号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10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