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尽管复苏呈现积极势头,世界经济前景仍然面临很多障碍,二次探底的风险仍不能排除。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这两大国际金融机构看来,当前世界经济的首要风险在于高收入国家,尤其是欧洲国家的财政状况。 新华社记者刘丽娜 刘洪最近,世界经济呈现喜忧参半的状况。一方面,一些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复苏继续推进;另一方面,高收入国家的财政状况仍令人担忧。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9日对记者说,“世界经济二次探底的可能性仍然存在。” 世界银行9日发表的更新版《2010年全球经济展望》提高了今明两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认为2010年和2011年世界经济增幅将分别为2.9%和3.3%,略高于世行今年1月份预测的2.7%和3.2%。 调高增长预测与当前世界经济复苏的特点密切相关。首先,本轮全球经济复苏继续由发展中国家引领,其中,东亚太平洋地区的表现尤其令人瞩目,世行报告预测该地区今明两年经济增长率分别为8.7%和7.8%。报告指出,由于中国引领经济复苏,该地区其他经济体因而受益。世行预测中国2010年的经济增幅将达9.5%,比今年1月的预测提高了0.5个百分点。第二,美国和日本等发达经济体的复苏势头强于预期。第三,全球商品贸易大幅回升。世界银行预计今年全球商品贸易将回升21%左右。 尽管复苏呈现积极势头,世界经济前景仍然面临很多障碍,二次探底的风险仍不能排除。 一般而言,由于经济衰退后刺激经济政策逐步退出,宏观经济复苏的政策效应也逐渐消退,而此时微观经济主体尚未恢复,实体经济指标出现再度下滑,即出现二次探底风险。 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这两大国际金融机构看来,当前世界经济的首要风险在于高收入国家,尤其是欧洲国家的财政状况。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多米尼克・斯特劳斯―卡恩日前警告,近期的事件表明,全球经济仍然脆弱。世界银行认为,即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欧洲各机构的努力能够防止出现债务违约或欧洲主权债务的重大重组,与负债累累的高收入国家在贸易和金融上联系密切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都有可能受到严重波及。无法排除欧洲中亚某些发展中国家出现第二轮金融危机的可能性。 从中期来看,世界经济面临一些 “强大逆风”,包括国际资本流量减少、失业率高企等。另外,世行全球宏观经济学部负责人伯恩斯认为,很多国家的产能过剩超过10%将抑制未来经济增长。他说,虽然迄今欧洲债务危机的影响得到一定遏制,但主权债务长期持续增加将导致信贷更加昂贵,进而减少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并影响经济增长。此外,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罗伯特・席勒进一步指出,市场担忧二次探底的心理预期也可能在现实中带来负面影响。 (据新华社华盛顿6月9日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