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消费网

新准则下前7月上市险企保费确认率悬殊

来源:中国保险报 作者:仝春建人气:118次 发布时间:2010-08-18 00:00:00    分享到:
       近日,三大保险股相继发布了今年1月至7月的保费收入公告,其中,中国平安首次发布了新会计准则下的保费收入情况。数据显示,在新会计准则下,中国人寿、中国平安和中国太保前7个月的保费确认率相当悬殊。

  8月13日,中国人寿在发布的公告中表示,按照财政部颁发的《保险合同相关会计处理规定》,该公司今年前7个月累计原保险保费收入约为2046亿元。而按照《保险合同相关会计处理规定》执行前的要求,则约为2147亿元,同比增长12.3%,略高于6月份的11.7%。

  8月13日,中国太保在发布的公告中表示,按照新的会计准则,其子公司太平洋寿险和太平洋产险今年前7个月的累计原保险保费收入分别为548亿元和311亿元。而按照旧会计准则,则分别为584亿元和31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7.85%、45.33%。

  按照规定,从今年6月开始,保险公司必须发布新会计准则下的保费数据。然而,在三家保险股中,只有中国平安发布了旧会计准则下的保费数据。中国平安8月12日发布的今年前7个月的保费收入公告,则是其首次发布新会计准则下的保费收入数据。

  中国平安在其发布的公告中表示,按照新的会计准则,其子公司平安寿险、平安产险、平安健康以及平安养老今年前7个月的原保险合同保费收入,分别约为583亿元、349亿元、0.38亿元以及25亿元。而在旧的会计准则下,累计规模保费则分别约1010亿元、349亿元、0.87亿元以及28亿元。合计约为1388亿元,同比增加33%。

  如果从寿险业务来看,今年前7个月,在新会计准则下,中国人寿的保费确认率为95%,太保寿险的保费确认率为94%,而平安寿险保费确认率只有58%,新旧准则对比几乎相差一倍,在三大保险股中保费确认率最低。业内人士指出,平安寿险的保费确认率之所以远低于中国人寿和太平洋寿险,主要是因为去年被中国平安当作扩张利器的万能险,在新会计准则下不再计入保费收入。

  据了解,自2008年起,平安寿险开始在个险和银保渠道大力推动万能险销售,年化结算利率最高达6%,万能险一度在银保产品中占据了90%。而根据中国平安去年的年报,2009年,平安寿险的万能险保费收入达到了576亿元,占寿险保费收入的43%,在各个险种中占比最高。有证券分析师认为,在新会计准则下,平安寿险难以在短期内突然刹住持续两年的市场快车。比如,今年前两个月,平安寿险的投连险和万能险保费收入就分别达到了9亿元和128亿元。

  申银万国证券认为,万能险占比较少的中国人寿2009年的保费确认率已经达到了90%左右,与太平洋寿险接近。而随着2008年销售万能险的续期保费占总保费比例进一步下降,中国人寿和太平洋寿险的保费确认率将进一步提高。

  去年12月,财政部会计司和保监会财务会计部负责人曾表示,根据模拟测试结果,执行《保险合同相关会计处理规定》后,产险公司的保费收入规模基本不变,寿险公司略有下降。而保费收入口径的变化,真实地反映了保险公司的风险保障业务状况,并不意味着保险公司实际业务规模的减少,对保险公司的资产总额和利润总额不会产生实质性影响。

责任编辑:胡木英
首页 | 版权声明 |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公共服务 | 衣食住行 | 日常消费 | 图片 | 视频 | 区域

Copyright © 2020-2029 福建新消费 福建消费网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福建联合信实律师事务所 邱兴亮律师
闽ICP备20009188号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1063号